前不久,银监会披露已批准三家民营银行筹建申请,包括深圳前海微众银行、温州民商银行,以及天津金城银行。三家民营银行的获准筹建,意味着长期以来中国银行业不充分的市场竞争格局将被打破。

前不久,银监会披露已批准三家民营银行筹建申请,包括深圳前海微众银行、温州民商银行,以及天津金城银行。三家民营银行的获准筹建,意味着长期以来中国银行业不充分的市场竞争格局将被打破。在官方和监管层的言论中,强调对小企业的服务几乎成了统一思想。小企业的需求,几乎成了民营银行的存在要义。

一直以来,对于企业融资而言,银行所扮演的更多是锦上添花的角色。之所以形成这样一种效应,当然并非全无客观背景和现实因素。毕竟对银行而言,一方面要充分考虑金融信贷的风险,另一方面又要确保风险的评测成本在可控范围内,二者之间如何平衡拿捏绝非易事。于是,为降低信贷风险,银行信贷市场的定位更多青睐于抗风险能力强的大中型企业,以及贷款数额大的规模化企业,这也未尝不是实现银行运营低成本、低风险、高效益的合理考量。

由此,规模不大,风险却不小的小微企业,确实不符合银行对于客户的选择尺度。一来,小微企业稳定性和抗风险能力欠佳,这类企业的金融贷款业务不仅在额度上与大企业不可同日而语,为每一笔额度不大的贷款去作复杂耗时的风险评估,也将极大的增加银行贷款业务的成本。从这个意义上说,筹建民营银行,通过差异化的银行业定位来实现与小微企业的对接,为小微企业提供必要的金融信贷支持,不失为打破现有银行业格局,实现多层次、多元化金融服务的破局之举。值得一提的是,随着互联网金融的快速发展,东方融资网这类金融信息服务平台的出现,有效沟通银企双方,帮助企业实现快速融资。

事实上,中国有句老话叫做“门当户对”,指望大银行屈尊为小微企业服务,自然难免“门不当,户不对”。这个时候筹建民营银行,与小微企业的金融信贷需求对接,确有望实现“门当户对”。当然,为小微企业服务这一定位,既然不必讳言是“拾大银行牙慧”,当然也就意味着要面对更高的风险,甚至不得不接受更低的收益。不过,这并不意味着对于传统银行定位的差异化,就不能获得市场上的成功。恰恰相反,正如市场有自身的规律和生态结构,一个完善的市场不可能只有大企业,却没有小公司,毕竟大企业就是由小微企业成长起来的。不仅如此,相比资金更为充裕的大企业,小微企业的成长倒是更需要资金的支持。银行业此前的“喜大厌小”,恰恰是与真实市场需求的背离。而与有成长性的小微企业建立信贷关系,一旦小微企业发展壮大,民营银行自然会从中受益,业务成长性更是不乏想象空间。至于其中的风险控制问题,当然不容忽略,但既然“穷人的银行”都早有成功的先例,国外针对小微企业的银行业务更是相当成熟,面向“小微企业”信贷需求的民营银行也就不乏成功经验可以借鉴,对小微企业信贷市场的潜心发掘,也完全有望为民营银行开拓可观的生存与发展空间。

当然,要想为小微企业“输血”,首先需要民营银行具备“造血”机制,除了来自投资方的资本之外,民营银行如何建立自身信用,拓展存款客户,同样至关重要。而在与小微企业信贷业务对接过程中,如何建立并完善有针对性的风险控制机制,更是对民营银行竞争力与金融创新能力的挑战与考验。唯有迈过这些槛,民营银行与小微企业才真正算是“门当户对”。



标签: 信贷业务, 小微企业, 民营银行

评论已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