姜力狠狠地把电话摔在了办公桌上。他又在为银行在放贷时要收取的费用郁闷。姜力现在是一家小型贸易公司的副总经理,做了近20年财务,为了贷款几乎与进入中国的所有商业银行都打过交道,目前拿到了4家银行的贷款。“减少一点是一点,”其实他恨不得跟银行大吵一架,却只能按捺着心里的火温颜力争。

姜力狠狠地把电话摔在了办公桌上。

他又在为银行在放贷时要收取的费用郁闷。姜力现在是一家小型贸易公司的副总经理,做了近20年财务,为了贷款几乎与进入中国的所有商业银行都打过交道,目前拿到了4家银行的贷款。“减少一点是一点,”其实他恨不得跟银行大吵一架,却只能按捺着心里的火温颜力争。连跟记者倒苦水时,都再三叮嘱不能透露任何关于他自己和所在公司的信息,“好不容易能贷点款,别让我们上银行的黑名单”。据调查,绝大多数小微企业缺乏融资相关知识,对金融机构的审批程序知之甚少,再加上银企间信息的不对称,长久以来,融资难、融资贵、贷款慢等现象屡见不鲜,随着互联网金融的快速发展,建议广大小微企业主,借助东方融资网这类在线融资服务平台的力量,此类网站能为企业提供更加对称、透明的贷款信息,避免企业利益受损。

额度设立费

只要申请到了银行的贷款额度,即使没有真正地取走钱,也得交一笔费。

两年前起,姜力发现,在申请贷款时,越来越多银行要求他们支付一笔“额度设立费”。他们解释说是“启动贷款项目的初始费用”。

姜力始终都想不通这笔费用是用来干什么的,他只知道“额度设立费”是舶来品。

此前,中国本土的银行放贷时从来没这个名目,但2006年底中国兑现加入WTO的承诺,外资银行在中国“遍地开花”后,随着外资银行普遍在发放贷款的头一年收取这项费用,中资银行也开始这么干了。

这笔费用通常是以贷款总额度乘以某个比率来计算,比率则各家银行并不一样。不过,在姜力的记载中,这个比率始终在上升:

2007年初银行要求的额度设立费一般为贷款总额度的0.1%-0.2%,即贷款1000万元,需要支付1万-2万元。但到了实行“从紧货币政策”的2008年,贷款额度非常紧张,银行于是提高了这一比例,有的提到了0.5%,甚至更高。

翻开姜力提供的其所在公司的“银行融资类费用统计列表”,南方周末记者看到,在“额度设立费”一项中,4家银行均有此项,其中外资行星展银行最高,达1%,被姜力称为“收费最贵的银行”。

“这些费用都可以跟银行谈,比如星展我们最后估计是得支付总额度的0.6%—0.7%,其他银行可能更低一点。”

更让姜力想不通的是,无论货币政策怎么变化,无论银根松或紧,这项费用都没有变化。

货币政策紧的时候,物以稀为贵,即使银行坐地起价他也觉得可以理解。但今年与去年已是冰火两重天,随着海外金融危机的蔓延中国已经放松银根,实行“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银行贷款放量井喷不断打破人们的想象,可奇怪的是“额度设立费”却依旧岿然不动。

尽管姜力所在的公司订单依然比较充足,排到了5月份,但银行的理由是,进出口企业风险甚大,不能减少相关融资费用,除了国家下调基准利率可以减少部分利息。

对此,星展银行给本报记者发来书面解释,认为融资费用是根据风险与回报来灵活设定的,认为不能片面根据费率来比较收费的高低,而要综合考虑所提供金融服务的价值。

“的确,我们很难拿到贷款,尤其是长期贷款,只有星展能提供,”姜力叹了口气,“贵也只能认了。”

一笔贷款,两份合同

要交的绝不仅止于额度设立费。

比如说,从贷款的第二年开始,虽然额度设立费没有了,但姜力依然得按贷款总额的1%,向星展银行交一笔“额度回顾费”,用于银行每年要做的贷款评审;如果通过某一银行进行的业务结算量没有达到银行的要求,还要向银行交纳“补偿费”;有时候还不得不听从“指示”,购买银行大力推荐的各种各样的金融产品。

不过这些费用并非按照银行的要求一成不变,而是可以谈判的。姜力就通过谈判将一笔“补偿费”降低了一大半。

“这些融资费用都是‘桌子底下的成本’。”一家拟上市公司的财务总监向南方周末记者表示。据他了解,在发放贷款的过程中,许多银行都会有名目不一的收费。

建设银行一位客户经理证实,各家银行的“额度设立费”、“贷款承诺费”、“贷款安排费”、“风险保证金”其实都是一回事,收取企业——主要是中小企业——在银行贷款融资过程中的费用。

“其实这就是银行和地位极不相称的中小企业所签订的‘不平等条约’。”他向记者介绍,银行一般不向大企业收取这些融资费用,原因是一来大企业巨额的结算量能让银行赚取足够的手续费,二来大企业与银行在谈判桌上“实力相当”。

不过,这些费用的收取,从银行和企业签订的贷款合同中是看不出来的,他们通常是另外签一份有关这些费用的合同。

农业银行一位负责中小企业信贷的客户经理也表示,银行给中小企业的贷款利率通常会比基准利率高10%以上。但是为了体现银行对中小企业的支持,在贷款合同中签订的是基准利率或更低的优惠利率,同时,双方还会签订另外一份“财务顾问”合同,将上浮部分的利息“挪出来”作为“财务顾问费”处理。

“两份看起来毫不相关的合同,其实就是一笔贷款的收入。”一位股份制银行的客户经济告诉记者。

“有些银行就是那么不要脸!”

这些融资费用究竟是不是合理?姜力曾经找过银行“讨说法”,他得到的回答是“这些融资收费都已经在人民银行报备”。

然而,南方周末记者从人民银行处得到的答复却是:“从没听说过这些融资收费,假如发现有人民银行盖章的相关报备单据,那么人民银行会对此作出处理”。

“有些银行就是那么不要脸!”在接受南方周末记者电话采访时,中国银监会政策法规部主任黄毅怒斥,“我们明确反对银行收取这些费用。”

黄毅说,多数中小企业担心被银行报复而不敢举报和投诉,他建议,企业可以匿名向银监会举报,只要证据和材料充分,银监会就会严肃查处。

“收费应该是建立在真正提供专业的金融服务基础上,而不是通过账面游戏从信贷收入中‘腾挪’过来的。”广东金融学院中国金融转型与发展研究中心主任陆磊认为,商业银行收费的行为本身是合理的,但是国际惯例在中国未必合理,目前中国银行业的服务与收费相比并不相称。

陆磊反对盲目地、无原则地向中小企业放贷,但在他看来,幸存于这个经济艰难时代的中小企业,值得银行好好培育。否则,银行过度增加融资费用,既可能压垮企业,也可能逼得贷款人赖账。

不过,幸运的是,这样的情况已经有所改观了。去年贷款额度紧,为了完成银行下达的利润任务,客户经理们不得不想方设法地收费。但今年信贷额度放松,一些银行不再那么“苛刻”,有的中小企业也开始理直气壮地拒绝这些融资费用。

“国家今年很重视中小企业融资,我得再去想办法跟银行谈判。”姜力告诉记者。



标签: 中小企业贷款, 小微企业融资, 收费调查

评论已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