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商业汇票的推广使用范围逐步扩大,众多中小金融机构和中小企业开始成为票据市场的重要参与者。

近年来,商业汇票的推广使用范围逐步扩大,众多中小金融机构和中小企业开始成为票据市场的重要参与者。虽然,现在票据的承兑主体主要是资信良好的大型企业,但经过票据的多次背书转让,众多中小企业尤其是为大型企业配套服务的中小企业可以成为持票人,并想通过商业银行办理贴现而最终获得资金支持。特别是在一些民营经济和中小企业比较集中的地区,商业票据已经成为重要的,不可替代的信用工具和融资手段。

2013年上半年,全国企业累计签发商业汇票同比增长15.2%,期末商业汇票未到期额同比增长20.3%,我国票据贴现融资规模整体较大。从行业结构看,企业签发的银行承兑汇票仍集中在制造业、批发和零售业;从企业结构看,由中小型企业签发的银行承兑汇票占比为70.6%。在东方融资网这类的第三方融资服务平台,每年至少帮助万家企业解决融资难题,就中小企业而言,资金成本较低、办理手续相对便捷、流通转让市场宽广和兼具支付和融资功能等优良特性的票据融资,是中小企业在当前经济金融形势下获得低成本资金的较好选择。

中小企业票据贴现融资中存在的问题

(一)票据缺乏真实贸易背景。当前,包括中小企业在内的众多企业并没有依据贸易背景签发、承兑商业汇票,这种现象尤其体现在关联企业之间,出票人申请签发银行承兑汇票或与另一关联企业签发商业承兑汇票后,由关联企业持票向银行申请贴现,并将票据贴现资金回流给出票人。而向关联企业签发承兑汇票后,受益人随即办理贴现并将贴现资金迅速划给承兑申请人。这种以融资为目的的套现过程,并没有真实贸易背景,隐藏着极大的风险。一旦资金链断裂,发生债务危机的不仅仅是一个企业,受冲击的也不只是一家银行,其影响将是系统性的。

(二)缺乏统一完善的票据市场。首先,我国的票据市场仍然处于分割状态,仅在部分中心城市形成了区域性的票据市场,缺乏一个全国统一、完善的市场。其次,票据在各行业、各地区之间的流动性较差。由于各商业银行办理票据业务的出发点是盈利,出于竞争的需要,各行在出现流动性、资产结构等方面问题时,往往是将已贴现的票据转贴现到异地或是再贴现。此外,由于目前中央银行的再贴现采用的是大区行分配指标的管理方法,造成一些地区分配到的再贴现规模较小,而相应的票据承兑和贴现业务量却较大,两者之间出现了不协调状况。因此,票据在各行各地区之间的流动性较差,各商业银行在出现流动性、资产结构方面的问题时,往往是将已经贴现的票据转贴现到异地或再贴现。不能自主转换资金制约了票据流通,阻碍了全国性统一商业票据市场的形成和进一步发展,极大地限制了其在中小企业融资支持中的作用。

(三)金融机构票据业务风险增长。由于票据市场的激烈竞争及一些商业银行管理无序,操作不合规,导致目前银行票据业务风险较大。当前票据贴现市场是卖方市场,银行为揽票竞相压低贴现率,最终被企业牵着鼻子走,甚至导致违规操作。商业银行在绩效考核上与其利润、存贷款规模等指标挂钩,为了尽快扩大市场规模,提高市场占有率,放松对票据业务准入条件的审查。同时,商业银行对票据真伪的辨别缺乏先进的防伪仪器及鉴别技术,潜藏着受理伪票的风险。

(四)中小企业自身素质较弱。一方面,中小企业信用意识淡薄。一些中小企业在签发的承兑汇票到期后,由于经营状况每况愈下,商业汇票到期时企业账户无钱支付,使持票人尤其是承兑银行得不到及时的资金回收,严重影响了贴现票据的信誉以及中小企业的形象,增加了银行经营的风险。最后将极大地打击今后银行的承兑积极性以及对票据融资业务的热情。另一方面,中小企业自身规模小,业绩不稳定,缺乏完善的企业管理和财务制度,信用度较低,另外由于中小企业票据专业人才的缺乏,使得对票据的融资性功能和票据市场的认识不足,缺乏票据意识,因此通常只将融资渠道局限于普通的信贷业务,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票据业务对中小企业的融资功能。

提升中小企业票据融资应用能力的对策

(一)坚持真实交易原则。坚持商业汇票的真实贸易背景原则,加强票据的合规性管理,是现阶段票据市场健康发展的首选政策。票据市场的发展尽管尚处于交易性票据阶段,但企业签发、承兑商业汇票和商业银行承兑、贴现商业汇票必须合法合规,必须依据真实贸易背景。对违规票据行为,尤其是对虚构贸易背景签发、承兑、贴现商业汇票的市场主体,要通过建立通报制度、退出交易制度和责任追究制度,严肃查处。

(二)健全票据市场体系。促进票据品种的多元化。增加票据品种,扩大优质票据总量。主要是改变目前银行承兑汇票多、贴现多、商业承兑汇票少、贴现少的状况,促进票据品种的多元化。同时加快票据制度体系建设,实现票据业务创新,逐步实现由交易性票据向未来的融资性票据转变。建立涵盖中小企业的信用监督体系。探索建立实现全社会的信用信息资源的整合与共享数据库,促使中小企业在票据融资中坚持“诚信”原则,免除商业银行的顾虑。建立全国性统一商业票据市场。中央银行应积极引导和完善以中心城市为依托的区域性票据市场的建立,并在适当时取消再贴现的规模分配方法,由市场供求决定再贴现数量;增加商业票据在各行各地区之间的流动性,并在此基础上形成全国统一的商业票据市场。

(三)金融机构应建立风险防范机制。商业银行在开展票据业务时,要规范票据业务操作流程,对要办理贴现的中小企业票据必须做好查询工作,贴现后,要及时向承兑银行发出贴现通知,以防止其向金融机构转嫁风险。商业银行应完善业务发展考核体系,在下达考核指标时,应以效益增长和不良资产下降为主要考核目标,减轻或者放弃对存款规模的考核,防止各基层行为追求短期效益而放松对票据业务的要求。建立全国统一的、多层次的计算机网络票据的签发、承兑、贴现、再贴现、增值税发票查询系统,对票据流通进行全过程监控,解决票据真伪难辨的问题,杜绝诈骗案件的发生,防范银行承兑汇票业务风险。

(四)中小企业应加强自身建设。中小企业应增强信用意识。票据融资的核心在于信用基础的牢固性。中小企业一定要认识到信用是任何一个企业生存的基础,要树立企业信誉至上的意识,资信良好的企业签发的商业票据,不仅会在市场中畅通无阻,而且可以成为众多投资者追求的金融资产。要正确认识票据市场的融资功能,充分认识到票据贴现融资的优势和重要性,增强中小企业对票据融资的理念。做好票据专业人才的培养,增强中小企业对票据融资的业务操作能力,解决中小企业融资难的问题。



标签: 中小企业融资, 融资应用能力, 中小企业票据贴现融资

评论已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