缓解科技型小企业融资难,一个关键在于,融资的“坏账”风险由谁来担?

缓解科技型小企业融资难,一个关键在于,融资的“坏账”风险由谁来担?

近年来,普陀区投入3000万元设立区国有公司反担保平台,并形成“园区推荐、银行融资、第三方担保、政府支持”的融资担保模式,协助企业从商业银行获取贷款。这是一种多方风险共担机制,两年来,通过这两个平台,共帮助20家轻资产的高新技术企业、成果转化项目获贷10700万元。

试行“知识产权质押融资”,又为轻资产的林果实业解了“燃眉之急”。要求加入互助融资平台的企业越来越多,2012年,成员企业从19家扩大到50家。授信额度也从按保证金1:1的比例提高到1:2的比例;贷款担保总额度达到1.5亿元;单户贷款(授信)最高额度从300万元提高到500万元。到目前为止,银行已对首批23家参会企业放贷7830万元。科技型小企业需要政府援手,普陀区打造多层次融资服务体系,最终目的却是让政府退居幕后。

融资难破局,需要政府穿针引线。2012年3月,普陀区与上海银行、上海农商银行等进行信贷合作,银行为符合条件的小微企业发放的信用贷款,如果发生超过一定比例的不良贷款净损失,在尽职审查的前提下,由小微企业信贷风险补偿财政专项资金负担部分风险损失。这无疑让金融机构增加贷款信心,也让更多的科技型小企业受益。

互助融资也能建立信用

年2月,由区政府、中小企业与上海农商银行普陀支行作为合作主体,中小企业、区政府1:1共同出资,银行同比授信,成立普陀区中小企业互助融资平台。普陀区相关部门积极给予企业各种支持,还提高了区互助融资平台单笔贷款额度至500万元。



标签: 融资平台, 科技型小企业融资, 融资平台担保方式创新

评论已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