进入2012年,由于世界经济复苏乏力、中国经济增长放缓,多数投资人对市场持谨慎观望态度,机构募资难度逐渐加大,平均单笔募资金额规模偏小,退出渠道日益收窄,中国私募股权市场渐入低谷。

进入2012年,由于世界经济复苏乏力、中国经济增长放缓,多数投资人对市场持谨慎观望态度,机构募资难度逐渐加大,平均单笔募资金额规模偏小,退出渠道日益收窄,中国私募股权市场渐入低谷。一些业内人士观察到,目前不少产业投资人实现跨界狩猎,将触角伸向股权投资领域,期望以股权投资或者并购的形式进入更多高成长性、发展前景广阔的产业,在原有主业的基础之上提高自身核心竞争力。

作为产业投资中的排头兵,上市公司在参与私募股权投资方面拥有一定的资金优势以及丰富的产业资源,然而部分上市公司在参与股权投资的业务模式、投资策略、盈利能力方面还缺乏清晰的认识和判断。

活跃的

日前,清科研究中心推出《2012年上市公司参与中国私募股权投资策略研究报告》,针对截至2012年前三季度参与中国私募股权投资的上市公司作为LP的交易所分布、类型、币种以及可投资本量进行统计分析,同时针对上市公司参与中国私募股权投资的四种策略进行剖析,通过对电广传媒、复星国际、腾讯等优秀案例的分析,为上市公司参与股权投资提供系统性的整体规划和布局参考。

从上市公司LP所上市的交易所来看,数据显示,截至2012年第三季度,中国私募股权市场上市公司LP共有310家,共分布在13个证券交易所。从数量上看,上市公司LP主要集中在上海证券交易所、深圳中小企业板市场以及香港主板市场,有111家、100家以及36家,分别占上市公司LP总数的35.8%、32.3%以及11.6%,这3个交易所共集中了超过七成的参与私募股权投资的上市公司。

从上市公司LP可投资中国资本量角度分析,截至2012年第三季度,在所有收录的上市公司LP中,披露可投资本量的企业有285家,可投资本量共计2116.16亿美元,其中在纽约证券交易所、香港主板市场以及法兰克福证券交易所上市的上市公司LP的可投资本量构成了中国私募股权市场的绝大部分可投资本来源,3家交易所的上市公司LP分别拥有1040.58亿美元、706.45亿美元以及102.11亿美元可用于投资中国私募股权市场,分别占可投资本总量的49.2%、33.4%以及4.8%。

境外LP实力强

而平均可投资中国资本量方面,纽约证券交易所、法兰克福证券交易所以及香港主板市场占据了前三名的位置,平均分别约有80.04亿美元、34.03亿美元以及23.55亿美元。可见,尽管在国内上市的LP投资中国私募股权市场意愿强烈,但是受制于融资渠道和投资能力的限制,多数上市公司可投资资本量并不充裕,反观境外上市公司LP的资本量却是非常雄厚,虽然数量较少,但其投资能力却举足轻重。

从已披露的可投资规模分析,金额在2000万美元以下以及规模在2000万-5000万美元的上市公司LP最多,分别为154家以及52家,占比分别为49.7%以及16.8%。而可投资规模在5亿-10亿美元的上市公司LP数量最少,仅有5家,占上市公司LP总量的1.6%。

从上市公司LP可投资本量方面分析,虽然数量居多,但是可投规模在2000万美元以下的上市公司LP可投资本量仅为11.34亿美元,占可投资本总量的0.5%。相比之下,可投规模在20亿美元以上的上市公司LP虽然数量有限,仅为10家,但是其可投资本量却达1875.39亿美元,占可投资本总量的88.6%。可见,大型上市公司LP因其所掌握的资金具有优势,从投资能力上来看要明显高于规模较小的上市公司。

创新带动投资热

从上市公司参与私募股权投资的发展历程来看,上市公司参与私募股权投资可追溯至上世纪末、本世纪初。上世纪80年代,我国加快了科技体制改革的步伐,众多科技企业如雨后春笋般涌现。

年,我国风险投资尚处于起步阶段,部分创投机构依托于孵化园和高新区,大力发掘创新能力强、发展潜力大的高科技企业,帮助企业实现了知识产权向产业化的转变。同时部分上市公司需要源源不断地注入先进的技术及产品以实现企业持续发展,但是由于自身产业投资经验不足,因此通过参与VC/PE机构投资累积相关经验和资源。

随着2000年互联网投资热潮一度破灭,不少上市公司参与私募股权投资热情受到打击,逐渐淡出股权投资领域。在2005年之后,中国私募股权市场进入高速发展时期,以赛富亚洲等为代表的优秀外资投资机构首先在中国进军探路,由于拥有多年投资经验的累积,投资技巧处于领先地位,获得了思科等上市公司的大力支持。



标签: 融资, 投资, PE

评论已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