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今,移动支付已然成为了一种新的支付方式,当我们已经适应微信支付宝的时候,apple pay进入了我们的视野。

在中国,估计现在大家用支付宝和微信支付都习惯了吧,毕竟小妹在路上就能随意碰到买个荔枝都可以手机支付的大叔,妈妈再也不用担心我出门忘带钱了!

不过现在苹果也弄了个apple pay,不知道你怎么看?下面我们来看看大家怎么看:

“如果在哲学逻辑出现错误 那么科学技术再发展也是沿着错误路径。”数字人网络徐蔚对于移动支付的技术方向如此总结。

伴随着苹果pay侵入中国市场,再加上其他手机制造商的纷纷跟进,一场关于扫码派与各种pay之间的话题成了热门。近日金评媒专访数字人网络徐蔚,“二维码扫一扫”全球专利发明人,在移动支付的话题上,他从专业的角度,提出了一系列独到的见解。

pay支付的“硬件”伤

在徐蔚看来,关于移动支付市场上两个支付方式的一系列争论,不理性、无意义的声音太多充斥其中。在对于pay支付的分析上,他认为:

首先,nfc技术需要两个额外的硬件设备,一个nfc芯片,一个pos机,当然这其中还需要一整套的维护费用。

他举例:“上海某公司因为要维护上海pos机正常运行,需要一个千人左右规模的专业团队,在当地进行硬件的维护和升级,相当于一个快递公司。也就是在nfc的技术基础的pay支付下,不仅仅是硬件的简单配置,还需要后续的维护升级,这样的成本是巨大的。”

其次,“因为是额外的硬件,所有的产业链的公司就永远不可能统一。比如手机就割裂成两大阵营,安卓和苹果,同理,不同手机商的硬件怎么可能统一起来?”他认为,硬件会形成以“手机厂商”为中心的闭环。

应该说硬件的兼容性问题,是很多产商难以走向大规模、标准化的难点之一。当然技术可以兼容,行业之间可以进行融合,一种合作共赢的机制也的确符合市场的存在。但是目前看来,这种融合速度似乎远远不及扫码支付在市场普及的速度。

而“扫码支付”的推广普及以及运营,不仅局限于“手机厂商”,而是可以涵盖到“产业链”的各个环节,涉及多个利益相关主体。

支付只是一个环节 扫码可以贯穿整个交易的“价值链”

“扫码还能获得优惠券,还能获得打折,还可以完成下单,既能完成支付这一个环节,还可以向前拓展到电商下单购物,进一步整合“广告传播、客户关系管理”的全产业链;

在他眼里,手机就像一张活的卡,扫码支付只是其中功能之一,目前还是小学生阶段;还有中学生,大学生,硕士,博士,博士后一直进化到“地球脑”。“我可以实现十种、二十种、一百种功能,我能通过一个扫码动作来接入而完成。”

当然,在现实当中,这样的场景也正在被应验。如今,支付宝和微信的扫码支付正在往我们交易的整个过程,乃至生活的方方面面渗透,比如扫码享受优惠、扫码加好友、扫码确认登录信息等等。

而反观nfc技术支持的pay支付,目前最大的噱头还是在于与各种银行卡绑定,其要发力的点仍然是限于交易当中的货币支付环节。虽然,nfc也早在其他的领域和场景有所应用,比如校园卡、公交卡,但是这其中也需要新的硬件的布局,同时也仅仅限于支付环节。

在当今时代,相对于交易的整个环节,以及生活的越来越多样性,若是某个工具仅仅满足于某单一的功能,就比如银行卡在大多交易场景中只能完成货币支付的功能。这样必然会被消费者所诟病,因为追求更极致的体验,人们自然是希望所有的功能可以高度集成和组合。如果无法完成与其他业务进行有效的连接,必然不能满足于社会需求。

而pay支付功能单一的尴尬,其中有两个主要原因:

首先,该支付技术的解决方案参与所需的主体繁多,在成本、利益的均衡上,很难让各方都达到满意的状态。

其次,最重要的是,徐蔚分析认为,基于硬件的nfc支付技术,不能完成拓展功能。nfc技术基于实物芯片的这一属性,使得功能上基本上已经确定无法更改,若要完成升级则要继续投入人力和硬件成本;而扫码技术,因为其基于如报纸杂志上的光反射技术,却可以做到零成本的“功能”迭代。

商业的逻辑 透着哲学的智慧

在徐蔚的认知框架下,存在着一套哲学的逻辑——“光取代电,成为联网接入的必然性”。在支付上,“光电”连接必然取代“电电”的连接。光电连接也就是扫码技术,电电连接也就是nfc技术。

就像乔布斯开创出真正的移动互联时代,“诺基亚因为不肯放弃塞班操作系统,所以还需要固守键盘输入的这个逻辑下走着;但苹果却说手机不需要键盘。”苹果对于手机的定义必然导致诺基亚被取代的命运。

徐蔚认为,“就是因为诺基亚不理解这个哲学思想,他还是停留在手机是打电话的理解上,哪怕他占全球再大的市场份额,也会被后来的苹果所颠覆。”

坚信一个逻辑,这就决定了主体的行动路线,而路线则决定了最终的目的地。

但是我们也往往被自己的认知局限所限制,简单的从技术逻辑上出发,更甚者会考虑到现实商业环境因素。但是现实是极其复杂的,谁也不能穷尽原因得出未来的某个结论,历史的大流只是少部分人能洞察。

“利用两个硬件达成的链接,在这个技术的逻辑下,nfc技术已经做到了‘90多分’,无法再有很大的发挥空间,他不可能再往前进步了,因为他的技术路线是错误的。”

“‘光’取代‘电’,这是最基本的逻辑,那么苹果pay,三星pay就肯定会没了机会。”

在徐蔚看来,移动支付话题的根本要在于:“到底是电和电连接的路,还是光和电连接的路,这个问题很重要。”“相比起nfc需要硬件改造,为啥不利用互联网这一个已经成熟的网络,找出更安全的支付手段呢”;

“作为有哲学思想的智者乔布斯,永远不会装nfc技术。”徐蔚调侃的说道:如果乔布斯还活着,一定会掐死库克。

扫码支付不可替代

徐蔚直言,“现在加装的nfc技术只不过是“小白”的虚荣心的需求。”“未来的支付入口一定是二维码的天下。”这是徐蔚所坚信的。

但对于这个问题,也有很多值得争论的地方,现在一些指纹识别、脸部识别、语音识别等技术的兴起,会不会在支付场景或其他场合替代扫码技术?对此,徐蔚深度做了讲解。

“指纹识别技术会面临两个问题。第一,同一个人在不同的时间是不一样的,存在误差。第二点,全世界可能会存在两个一样的指纹。指纹是analog进行“模拟比对,只能接近,无法到达”,而二维码是数字化的入口digital。所以这两者的误差表现悬殊极大。”

有时在进行指纹打卡时,明明是同一个人的同一个指头系统却会报“请重按手指”,这就是这一套机制的缺陷,在他生成指纹信息时,是根据感应出来的模拟量进行数字化,这其中肯定存在误差,而一个人的生理特征在不同时候多少会出现差别,当然,精度是可以深度优化的,不过其中的误差是该技术所无法规避的。这样“指纹只能用在小样本,宽松的环境下使用,比如公司门禁;而非应用到支付这样严密的数字化过程。

而同理,像脸部识别,瞳孔识别等技术也是如此。尤其是脸部识别,3d打印技术和视频技术很容易对此进行破解。

在it高科技的摩尔定律时代,自从2007年以iphone为代表的苹果智能手机的出现,引领着移动互联网的普及,不仅给移动终端市场带来了翻天覆地的变化直接导致诺基亚摩托索尼爱立信等老牌手机厂商退出;而且还颠覆了互联网时代的wintel联盟与电脑厂商,导致ibm卖掉电脑,康柏被惠普并购,dell要去购买bmc做云服务;2015年移动联网的流量大幅度超越pc互联网,“以移动来联网处理”的大潮已经来临,也带来了中国“弯道超越”的战略机遇。

相比较互联网时代是由电脑鼠标与网站网址构成生态体系,智能手机时代,使用“二维码扫一扫”,是用手机取代电脑,用扫一扫取代鼠标的点一点,用“二维码”取代网站网址,从而可以构建一个在智能手机时代特有的新的网络(姑且称之为“移动物联网”),是中国的历史性的战略机遇。

在“二维码扫一扫”这个功能的定位上,徐蔚给出了很高的评价:“我们颠覆了整个互联网的联网方式,跟dot-com需要围绕ip地址的连接方式来展开明显不同。”

“扫一扫”的未来是“看一看”

二维码作为目前的支付入口,要继续稳固自己的地位,并深入拓展自己的业务范围,也不得不进行升级换代,以期与时俱进满足市场需求并带来更好的使用体验。

徐蔚为我们描述了这样的未来场景:

“二维码是扫一扫,他的升级版是看一看,还是光取代电的传达方式和逻辑。但是看一看的逻辑下,连智能手机都会被取代掉了。很简单,我把手机这个摄像头‘掰’下来,放在我的镜框上面,现这个有个二维码,我盯着他看,就可以完成扫一扫了。”

“这个二位码可以隐形,肉眼看不见,但是物体可以通过光反射出不同的频率,肉眼看的是物体,“眼镜”看的是物体发出的特定信号的光。那这个过程看一看就完成接入了,这个好处在哪里?这样不影响肉眼的视觉效果,甚至每个人身体上都可以‘贴’一个,去完成各种的认证。”,也就是万事万物,在真实世界,而非电脑前,即可通过“看一看”,完成“联网接入,完成功能”。

徐蔚认为,历史不可能走回头路,扫码支付一定是未来支付的必然选择。在讨论媒体所说日本、欧美所谓的“成熟市场”的支付环境时,徐蔚仍自信的表示,我们现在所处的阶段才是未来他们必须经历的。

整理自 金评媒

嘘!融资攻略问答频道与大家正式见面了,专业的信贷经理随时解答你的疑问,欢迎大家随时提问,提问请戳>>>我要提问



标签: 移动支付, 第三方支付, 苹果

评论已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