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度宣布本月28日将推出类似余额宝的理财产品“百发”,其目标年化收益率可能达到8%。此举距离阿里巴巴彭蕾抨击完微信不过一周。

百度宣布本月28日将推出类似余额宝的理财产品“百发”,其目标年化收益率可能达到8%。此举距离阿里巴巴彭蕾抨击完微信不过一周。百度、腾讯等互联网巨头,招行和平安等老牌金融机构、甚至游戏厂商巨人均尝试抢滩互联网金融这个时髦业务。

“互联网金融”与“金融互联网”最大的不同之处便在于“互联网”的属性。传统金融因财聚人,互联网金融因人聚财;传统金融以机构为中心,互联网金融用户为中心;传统金融牌照、资金为主,互联网金融技术和数据为主;传统金融产品是生硬的利率、收益率、年限方案,互联网金融通过互联网手段对金融产品包装;传统金融信息不对称,互联网金融信息对称。最具备上述“互联网属性”的非“BAT三巨头”莫属。互联网金融,抑或披着“互联网”外衣的金融机构都在蠢蠢欲动。但BAT三巨头将很大程度影响中国互联网金融格局。

一、百度:积极布局,PC+移动端入口优势

最近百度的“百发”理财计划箭在弦上,据说一个百人团队正在加班加点,十月底推出,百度网上可以找到的互联网金融的产品线如下:

百付宝:与银联合作的第三方支付工具,也是百度领取牌照的主体。08年便已推出。

百度钱包:百付宝今年下半年推出的手机支付品牌。很容易让人联想到另一个搜索巨头Google的Wallet。

百度金融中心:目前仅支持信用卡申领业务,看样子将打造成一个用户与传统金融机构之间的入口。

百度理财:第一个项目便是“百发”理财计划,现已开展预热。这款产品的高收益率已经引起关注,吸引不少理财者抢购。业界纷纷猜测这是百度为了进军互联网金融抛出的营销手段。

除了这几个面向个人用户的产品和服务外,在百度最新的金融业务体系下,还规划有面向中小企业的“百度小贷”、面向金融客户的“金融知心”。前者与阿里小贷类似,面向小微企业的信贷业务;后者则是面向金融客户的营销业务,说白了就是将流量精准地导入到金融服务机构。

百度在7月才拿到支付牌照,其在互联网金融领域布局较为积极。那么在电商属性稍弱的现状下,可能如何突破阿里的禁区呢?

入口平台:流量+开发者+中小企业

百度在PC和移动端的流量和用户规模使之启动相对容易,也可以吸引机构。而百度云的能力将使得百度钱包API受益。对于小贷业务,百度推广平台有近60万的中小企业客户。中国小微企业总量也未百万级别,这说明在企业资源数量级上百度并没有差太远。

百度金融做的是平台,供金融机构售卖基金产品的平台,百度对接用户需求和理财产品。这与阿里巴巴收购天弘基金实现流量闭环的思路完全不同。那么将信息流转换为金融流的思路可行吗?百度电商暂未取得显着成功,互联网金融会容易一些。

电商仓储物流售后等重的环节,卖家分散开店的成本,用户的使用习惯等壁垒,在互联网金融上都很大程度弱化。阿里余额宝才推出4个月,尽管吸纳数百亿资金,但并未形成先发优势和品牌。基于这些我认为百度金融成功几率很大。另外百度还有两个突出优势:

移动优先:阿里忌惮腾讯的并非其电商布局,归根结底还是腾讯在移动端的强势,而阿里在移动端的相对弱势。百度在移动端除了搜索和应用分发外,另外一个影响移动电商格局的将会是地图。

百度地图已拥有2亿用户,汇聚了大量的开发者和POI数据。地图和支付为本地生活服务(O2O只是其一部分)的左右手,微信在支付上走了一小步,百度地图则迈出一大步。腾讯即将推出腾讯地图,百度加强移动支付也在意料之中,此前百度投资团购网站糯米网正是其加快O2O布局的迹象。

阿里除了纷繁零散的投资外,在本地生活方面真正的核心优势只有手机支付宝。

百度本地生活服务的机会,也是百度钱包以及百度金融的机会。

数据和技术:阿里金融战略很重要的一点是“大数据”的应用,例如信用评估,余额宝资金调度。但百度和腾讯依然拥有各自的“大数据”,百度的全网数据和用户意图数据,腾讯的社交数据。用Twitter情绪挖掘预测股价已不再是神话,搜索引擎在数据挖掘上有天生的技术特长。百度和腾讯(搜狗)在这方面均比阿里有优势。

阿里只能算是拥有最直接的交易数据。这并不代表它会用的最好,百度和腾讯也可以利用他们拥有的数据进行互联网金融领域的挖掘。

二、阿里:从服务企业到个人,数据是核心资产

支付宝:不解释;

余额宝:年化收益率约为4%-5%的余额增值服务。将货币基金通过互联网手段封装的首创。截至9月初,“余额宝”规模近500亿元,同时还在以平均每天5亿元的增速在扩张;基金业务:控股天弘基金;

小额贷款:浙江阿里小贷、重庆阿里小贷。已为30多万家小微客户提供服务,共投放贷款超过1000亿元;担保公司:重庆商诚融资担保,为重庆中小企业贷款和融资提供担保。

保险业务:马化腾、马明哲和马云“三马”联手设立的众安在线财产保险公司。

淘宝理财:与泰康等保险公司合作的理财产品销售平台。

号称“银行不改变,我们改变银行”的马云身体力行,已经进行广泛而雄厚的布局。其“金融、平台和数据”战略提出后,走得最快的也是“金融”这一步。

阿里发家于中小企业B2B服务,同时卖家也有信贷需求,围绕这些企业和卖家提供力所能及的服务,并为自身创造价值。阿里拥有充足的现金及现金等价物,此前业界有人估算阿里今年3月底现金流应该超过50亿美元,而百度在收购91无线后现金流则到了30亿美元水平,腾讯则有40多亿美金。小额信贷是盘活现金流的一种途径。

阿里做得太大,千亿的盘子需要引入证券、基金、信托、保险、银行几乎全部金融行业的融资渠道。而百度在首次推出小贷业务的借款规模估计只能在区区几个亿。

不过阿里金融重心正在由企业向个人转。在余额宝推出前,阿里信用支付3月下旬开始内测,今天依然未正式推出。阿里内部人士表示还在“优化“中,互联网产品如果需要优化半年基本可宣判难产,信用支付更多的问题可能在于打通业务流程,抑或化解信用评估、风险管控和政策的难题。

信用支付没成,余额宝却获得了极大的成功,正在改变人们的理财方式。彭蕾曾透露,阿里一开始完全没有想要收购天弘基金,更没有想到推出余额宝后会对用户产生如此巨大的影响。此前阿里推出余额宝是希望“增加支付宝账户价值”,从而提高其网站点击率和账户黏性,例如移动端的打开率。

也就是说,余额宝当初并非用户需求出发,而是产品运营需求。支付宝在品牌、便捷、安全和体验上的优势自不必说,但余额宝给业界启示的是,小白理财群体强劲的理财需求。阿里接下来或许会更多从用户需求本身来改善产品,而不是从运营抑或战略角度出发。那么阿里的优势在哪里呢?

电商+支付寡头:用户流量、资金流、企业客户资源和渠道、金融领域积累、安全背书、品牌形象、临时中转资金。

信用数据:根据企业的交易数据进行小微贷款业务的信用评估;对企业数据实时监控随时处理账户降低风险;个人用户信用记录开展信用支付。信用体系也是阿里各业务正常运行的基石,这必然会延展到阿里金融。

不过传统信用评估资料收集成本高,同时伪造成本也搞;网络信用评估高效成本低,反过来伪造成本也低,例如刷钻行为的存在。这是风险。

消费数据:根据用户个人消费数据和群体消费行为挖掘后,为余额宝资金调度提供参考,模仿腾讯推出淘宝基金指数,将用户与理财产品精准对接。

这一切还可以与其投资的新浪微博结合起来运作。例如大V认证资料、微博资料、社会化推广、社会化数据挖掘等。

移动端,即本地生活服务将成为阿里未来的一个不确定性。机会与威胁并存。阿里金融在PC端无疑已经具备优势,虽然成为寡头很难,但做老大应该问题不大。但移动端则未必。因下面这些玩家的存在。

三、腾讯:考虑考虑,准备充分,后劲十足

擅长将触角伸到任何领域的腾讯自然不会放过这个热潮。尤其是腾讯拥有财付通这个老二。腾讯在互联网金融的布局如下:

财付通:为了拍拍而生,现已成为腾讯的支付基础设施。相关数据显示目前支付宝份额约为50%,财付通20%左右。

手机支付:财付通手机版、微信支付(基于财付通)。

保险业务:马化腾、马明哲和马云“三马”联手设立的众安



标签: 互联网金融, 金融, 互联网

评论已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