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上市 下的文章

由于监管条件限制,互金企业登陆A陆之路并不平坦。美股还是目前国内互金公司上市的首选路径。

由于监管条件限制,互金企业登陆a陆之路并不平坦。日前已有媒体报道称,拍拍贷和趣店已先后向纽交所提交赴美ipo申请。有业内人士分析,从多家互联网金融企业上市意向来看,美股还是目前国内互金公司上市的首选路径。

据《证券时报》报道,近期有报道称,监管层有望对国内金融科技的龙头企业开放ipo的绿色通道。一位国内互金公司负责人对此并不乐观,“绿色通道就是让某些金融科技企业插队,一旦开了这个口子,别的排队企业一定难以平衡”。

上市互金过得怎样

目前为止,国内只有一家互联网金融公司上市:2015年12月底,宜人贷成功赴美上市。

近日,宜人贷发布2016年四季报及未经审计的年报。年报显示,宜人贷2016年全年净收入32.38亿元人民币(4.66亿美元),较2015年增长146%;净利润11.16亿元人民币(1.61亿美元),较2015年增长305%。

年报还显示,2016年,宜人贷为超过32万名借款人促成借款总额202.78亿元人民币(29.21亿美元),较2015年增长112%。其中,57%的借款人和借款总额的38%通过线上渠道获取,线上渠道促成金额的97.8%通过移动渠道促成。2016年全年,宜人贷为近60万名出借人完成250.38亿元人民币(36.06亿美元)的资金出借,出借行为100%通过线上平台完成,其中83.0%通过移动渠道完成。

逾300%的净利增长、近150%的净收入增长率,在2016年监管迅速收紧的互联网金融行业中堪称不俗。然而,其股价并没有年报表现的那么傲人,反而在年报发布当天及次日分别跌去12.43%和9.08%。

行业巨头曝上市传闻

目前,国内上市传闻最多的还是行业巨头蚂蚁金服。去年4月,蚂蚁金服完成45亿美元的b轮融资。这也是全球互联网行业迄今为止最大的单笔私募融资。蚂蚁金服的投后估值约为600亿美元。对于上市地点,坊间众说纷纭,最近甚至有传闻称蚂蚁金服将选择登陆h股。不过,关于上市的问题,蚂蚁金服方一直保持缄默状态,至今没有针对上市的官方消息。

背靠平安集团的陆金所,上市传闻也流传已久。2015年12月,陆金所完成12.16亿美元的b轮融资,当时的投后估值达185亿美元。近期,关于陆金所将于今年或明年赴港上市的说法再被热议,不过官方仍未给出准确消息。

从融资到重组,京东金融也一直在为寻求上市做准备。去年年初,京东金融完成66.5亿元人民币的a轮融资,投后整体估值达466.5亿元人民币。去年11月,京东进行股权重组,宣布出让公司持有的所有京东金融股份。

此外,日前已有媒体报道称,拍拍贷和趣店已先后向纽交所提交赴美ipo申请。凡普金科董事长张辉也在本月的朗迪峰会上表示,如果企业将来上市,会首选海外。

美股上市难点在哪

有业内人士分析,从多家互联网金融企业上市意向来看,美股还是目前国内互金公司上市的首选路径。

那么,选择美股上市的难点又在哪里?德勤中国审计合伙人史曼认为,除了业内的龙头企业外,中型的互金企业如果想在美国上市,最大的障碍是律师能否出具一个合规的法律意见。由于近几年互联网金融行业乱象颇多,从保护投资者的角度出发,许多互金平台的风控体系还不完善。史曼认为,从会计财务角度看,基于中国或美国的准则都可完成,但是在美国上市和a股上市最大的不同在于,律师扮演着比国内券商重要得多的角色。

此外,互金企业是否有差异化竞争优势也非常重要。企业的财务税务状况及未来是否有持续经营能力,是否能够在同质竞争中实现差异化,盈利模式是否足够有优势,都将成为能否顺利登陆美股的决定性因素。

史曼还提到,港股对于大陆的互金企业上市也持有非常谨慎的态度。由于地缘临近,所以香港非常熟悉内地市场,对该行业的风险把控也比较全面。

传言存争议

此前有媒体消息称,监管层可能对国内金融科技的龙头企业开放ipo的绿色通道。不过,对于该传闻,业内看法两极分化。

一位金融科技企业负责人在接受证券时报记者采访时表示,这种可能性较小。“绿色通道就像让某些金融科技企业插队。一旦开了这个口子,别的排队企业一定难以平衡。”

史曼则认为,从a股角度来说,证监会有可能会让类似蚂蚁金服、陆金所等行业龙头弯道超车。“因为它们具有广阔的资源背景及强大的数据来源,通过其大数据的采集和分析,可以集中获取客户的信用数据,这是业内其他企业所无法比拟的。”

如果有融资方面的任何疑问,欢迎大家随时提问,请戳>>>我要提问,有专业的信贷经理随时为您解答!

如果你有贷款需求,点击查看产品详情,或点击文章右侧一键委托模块,有专业融资顾问为您解答!



在港交所上市刚满一年的浙商银行疑似遭遇基石投资者蚂蚁金服的“无情”甩卖。

据《界面新闻》报道,在港交所上市刚满一年的浙商银行疑似遭遇基石投资者蚂蚁金服的“无情”甩卖。

3月22日上午9点,浙商银行在港股开市前出现一宗5882.3万股的大额交易,涉及资金2.32亿港元。该笔大宗交易每股交易价格为3.95港元,较前一日4.44港元的收盘价折让11.04%。

不过该笔交易并未使浙商银行当日股价承压。开盘之后,浙商银行股价先是下探,之后连续上升,收盘报4.49港元,涨幅1.13%,全日交易量为5936万股,总额为2.35亿港元。

对于此次浙商银行的大额交易,彭博援引知情人士称,阿里巴巴集团的关联企业蚂蚁金服以低于ipo价格的水平出让浙商银行股份,这些股份全部出让给一位买家。

界面新闻记者查阅到的相关公告也佐证了这一说法。浙商银行2016年3月29日发布的《发售价及配发结果公告》赫然显示,作为五大基石投资者之一,蚂蚁金服旗下支付宝(香港)投资【alipay(hong kong)investment】已认购5882.3万股h股,发售价为每股3.96港元(不包括经纪佣金、证监会交易征费和香港联交所交易费)。

这一认购数量与今日大额抛售数量完全吻合。若确为蚂蚁金服旗下香港公司的卖出行为,那么这笔基石投资可谓是毫无获利,甚至略有折价。

对此,界面新闻记者分别向蚂蚁金服及浙商银行方面求证,未获得浙商银行的答复,蚂蚁金服相关人士则回应称,“对市场传闻不予评论。”截至3月22日晚间,浙商银行尚未有相关公告释疑股份转让的详情。

值得一提的是,在浙商银行该笔大宗交易发生的前一日,蚂蚁金服召开媒体发布会宣布最新战略,未来只做tech(技术),支持金融机构去做好fin(金融)。摒弃社交和金融,而专注于技术,或许与2016年蚂蚁金服发生的支付宝圈子及侨兴债事件不无关系。

不过也有私募人士向界面新闻表示:“银行股在香港市场本来就不好卖,蚂蚁金服估计也只是友情支持一把,并没有想过长期持有和在这笔投资上盈利,过了半年限售期就退出也是可以理解的行为。”

浙商银行2016年年报显示,截至2016年末,浙商银行总资产13548.55亿元,较年初增长31.33%;净利润达到101.53亿元,较上年增长44%。

在公布年报的同时,浙商银行也宣布了回归a股的计划。根据公司公告,浙商银行此次a股拟登陆主板,首次募股发行不超过44.9亿股,此次发行分别占该行已发行内资股及已发行总股本的31.70%及25%。募集资金扣除发行费用后,将全部用于充实本行核心一级资本,提高资本充足率。

如果有融资方面的任何疑问,欢迎大家随时提问,请戳>>>我要提问,有专业的信贷经理随时为您解答!

如果你有贷款需求,点击查看产品详情,或点击文章右侧一键委托模块,有专业融资顾问为您解答!



到底哪家企业能成为继宜人贷之后成功上市的企业?

近日,有媒体报道了拍拍贷和趣店已经分别在农历春节前后向纽约证券交易所递交了上市申请。针对上市消息的真实性,媒体也向相关负责人询问,得到的答复均是“不予置评”。

而作为中国互联网金融海外上市第一股的宜人贷,于近期发布了截至2016年12月31日的四季度及全年未经审计的财务报告。其中,四季度净利润3.798亿元,同比增长356%;全年净利润11.16亿元,同比增长305%。

从当前的情况来看,到底哪家企业能成为继宜人贷之后成功上市的企业,目前仍不得而知。

互联网金融企业心系上市

事实上,国内的互联网金融企业有上市的雄心也不是一天两天的事儿了,几乎每年都有企业就上市传递出消息。

截至目前,蚂蚁金服、陆金所、众安保险、京东金融、拍拍贷、乐信集团、趣店、信而富、91金融等诸多互联网金融公司相继传出正在筹备ipo。

根据资料统计显示,目前已经有29家互联网金融公司完成了c轮融资,这些企业中大部分已经具备较为成熟的业务模式,形成了较为扎实的业务现金流,下一步预计会有不少公司谋求上市,从而形成一波互金公司上市热潮。

刚刚提交ipo申请的拉卡拉董事长孙陶然说,经过近几年的高速发展,国内的互联网金融企业,不管是业务规模、还是发展程度都到了迈入资本市场的阶段。但是,有市场观点认为,对于不少企业来说,不管是自身商业模式的合规性、成熟度,还是业务增长的可持续性、资本的认可程度,都存在诸多不确定性,上市这一步多少显得有些仓促。

一位互联网金融机构的负责人也告诉记者,虽然短期内成功上市不太顺利,可上市对于企业规范发展和信息披露等方面却有不少潜在的积极作用,对于热衷于上市的互联网金融企业来说,上市这一目标也可以促进这些企业更规范地发展。

成功上市不易

在拉卡拉发布招股书的前一日,3月2日京东金融拆分一事也引起了互联网金融业内的热议。据京东集团年报披露,集团已正式签署关于重组京东金融的协议,此举意味着京东金融转身成为纯内资企业。分析普遍认为,新的股权架构有助于京东金融将来在境内上市。投资者预期京东金融将在5年后合格上市。但是,京东金融方面却称,“目前还没有上市计划和时间表。”

另一家备受关注的互联网金融企业也屡次传出上市的准备消息。2015年3月,陆金所完成a轮融资4.85亿美元,估值100亿美元;2015年12月,陆金所敲定12.16亿美元的b轮融资,估值高达185亿美元。在多轮融资后,业内曾多次传出陆金所上市的消息,不过陆金所方面对于传闻却一直不予置评。

2017年,陆金所计划下半年在香港首次公开募股(ipo)。在此前,为了上市,陆金所不断进行业务架构的调整,从p2p起家到综合的财富管理平台,同时根据监管的动态促进平台业务规范。

近日,据媒体报道,证监会考虑为一些科技公司ipo提供更快的审批流程,其中蚂蚁金服、众安在线保险等公司将获得中国证监会的上市捷径。而此前阿里系就曾暗示,2017年蚂蚁金服也将在资本市场上市。2014年10月,蚂蚁金服宣告成立,正式从阿里巴巴集团剥离出来,成为一家内资公司。

业内人士表示,以上的企业都曾传出过上市的消息,为了上市不断进行相应的调整,但目前尚未成功登陆资本市场。可能企业本身和互联网金融行业环境都有所影响,虽然上市不容易,但一旦上市,带给行业的示范和信用背书作用将非常明显。

行业政策收紧影响上市

业内人士表示,互联网金融行业的政策或者成为影响企业上市的最大因素。

中国人民大学重阳金融研究院客座研究员董希淼对媒体表示,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将互联网金融列入四大主要的金融风险点,监管仍然会采取一些措施,把控金融风险会摆在更加突出的位置。

多位业内人士表示,今年互联网金融的监管政策仍然是以收紧为主,对于考虑在资本市场大展拳脚的互金企业来讲可谓是一把“双刃剑”,在监管明朗的前提下,把控风险或成为首要任务。但长期来看,对互联网金融企业上市是利好。

据业内人士介绍,互联网金融业务的发展还受到牌照的限制,这也是多家大型互联网金融公司进行牌照收购和获取的原因。万事俱备,才有可能顺利上市。

当然,在业内人士看来,上市成功也并不代表企业就成功了。有市场观点认为,能否走好下一步,实现可持续、较大规模的盈利,才是衡量一家公司成功与否的关键。现在的互金公司大多还处在亏损阶段。互金公司即使实现了上市,前路依然任重道远。

如果有融资方面的任何疑问,欢迎大家随时提问,请戳>>>我要提问,有专业的信贷经理随时为您解答!

如果你有贷款需求,点击查看产品详情,或点击文章右侧一键委托模块,有专业融资顾问为您解答!



日前,证监会披露了第三方支付公司拉卡拉在创业板上市的招股说明书。

据媒体报道,日前,证监会披露了第三方支付公司拉卡拉在创业板上市的招股说明书。据悉,公司此次ipo是将“拉卡拉支付”业务独立拆分上市,并非集团层面的ipo。根据拉卡拉首次公开的募股计划,拟发行不超过4001万股,目标是登录深交所创业板。

据悉,去年10月,拉卡拉对外表示其“集团化”重组已经完成,业务分为两大板块,分别是拉卡拉支付集团和考拉金融服务集团。此次新股募集资金扣除发行费用后将全部用于公司的主营业务,即第三方支付产业升级项目。据相关负责人透露,推动智能pos机的普及是拉卡拉支付2017年的重点发展计划。

据中国支付清算行业协会统计数据,2015年银行卡交易量共852.29亿笔,同比上年增长43.07%,交易金额669.82万亿元,同比上年增长48.88%。根据艾瑞咨询《2016年中国银行卡收单行业研究报告》,在银行卡收单市场份额前三的公司分别为银联商务、通联支付和拉卡拉支付。

有业内人士认为,从第三方支付行业的发展阶段来看,行业已经逐步成熟,未来陆续对接资本市场将成为常态,接下来将有越来越多的第三方支付公司冲击资本市场。“经过十几年的发展,监管与市场都已经逐步进入到了成熟期,排在前列企业开始对接资本市场是个正常现象,今明两年将会是一波第三方支付的上市潮到来。”拉卡拉董事长对记者说。

据了解,去年除了拉卡拉之外,也有其他支付公司通过借壳或重组的方式辗转登录资本市场,比如联动优势在去年8月便将自己“卖”给了青岛上市公司海立美达,以实现上市之路。

如果有融资方面的任何疑问,欢迎大家随时提问,请戳>>>我要提问,有专业的信贷经理随时为您解答!

如果你有贷款需求,点击查看产品详情,或点击文章右侧一键委托模块,有专业融资顾问为您解答!



如今,顺丰的上市会不会成为一粒多米诺骨牌,引发此前拒绝上市的公司也要IPO的连锁反应?

“上市的好处无非是圈钱,获得发展企业所需的资金。顺丰也缺钱,但是顺丰不能为了钱而上市。上市后,企业就变成一个赚钱的机器,每天股价的变动都牵动着企业的神经,对企业管理层的管理是不利的。”2011年,顺丰创始人王卫接受采访,在谈及上市时态度明确。

但事实证明,“嘴上说不要,身体还是很诚实嘛”。上市后的顺丰接连大涨,近6个交易日累计涨幅高达66.79%,近4个交易日更是连续涨停。顺丰控股总市值高达2794.70亿,王卫身价超1800万成为中国富豪榜第三。

2016年被称作快递上市元年,中通赴美ipo、圆通借壳大杨创世、申通借壳艾迪西、韵达借壳新海股份,国内快递业第一梯队公司除了顺丰以外都完成了上市流程。再看第二梯队,全峰快递新三板上市、德邦物流已在上交所提交ipo申请,宅急送也公开表示过自身的上市计划。由此可见,整个快递行业的资本化已是大势所趋。王卫明白,今天的顺丰和竞争对手的战争已经上升到资本层面的较量。

随着电商行业的飞速发展,快递行业的竞争也日渐激烈,在大浪淘沙的市场环境中,谁先实现规模扩张,谁就有可能成为马太效应中的大鱼。

此前,除了顺丰外,还有华为、哇哈哈、老干妈等企业表态坚决不上市。如今,顺丰的上市会不会成为一粒多米诺骨牌,引发此前拒绝上市的公司也要ipo的连锁反应?

这些“大牛”企业坚持对上市和资本说不

华为

华为创始人兼掌门人任正非曾有一句名言:“猪养得太肥了,连哼哼声都没了。科技企业是靠人才推动的,公司过早上市,就会有一批人变成百万富翁、千万富翁,他们的工作激情就会衰退,这对华为不是好事……员工年纪轻轻太有钱了,会变得懒惰,对他们个人的成长也不会有利。”

华为创始人任正非之女、华为首席财务官孟晚舟也表示:“个人认为,如果华为上市对华为的开放透明肯定是好的,但是华为上市存在天然障碍,中国相关法规规定上市公司最多只能有200个股东,但是华为超过6万员工持股。关于上不上市,近期还没有进入到我们的议程中。”接着,她补充道,“凭借330亿美元的信贷额度(其中77%来自外资银行),华为不需要筹集更多资金。”

娃哈哈

宗庆后的创富玄机在于绕过国资控股的娃哈哈集团,通过宗氏家族控制的160家企业在饮料、童装、商业地产等领域扩张,从而充分分享其业务增长的成果。作为曾经的中国首富,宗庆后所领导的娃哈哈集团却是一家没有上市的企业。

宗庆后透露上市困难的主要原因是娃哈哈股东数量有15000个,根据国家法律规定,企业上市之前股东数量不允许超过200个。“全部整合上市将是一项浩大的工程”。

而另一方面,宗庆后以及娃哈哈都不差钱,没有通过上市融资的需要。 “我们有100亿的现金”,“上市企业造假多的去了”,宗庆后觉得目前娃哈哈虽然没有上市,公司治理水平远高于一些上市企业。

虽然现在哇哈哈一直陷入“品牌老化”“经营困难”的传言中,宗庆后表示:“很多企业上市主要是急需资金,希望通过上市来融资圈钱,没有给股东创造很好的效益,反而是把老百姓的钱套牢。我认为这样做是不太负责任的,作为娃哈哈来讲,必须是有足够好的项目需要社会资金,而且能够给股东实实在在的回报,我们才会考虑上市。”

老干妈

在南北口味仗打得激烈的今天却从来没有出现过对老干妈口味的纷争,被网友称为“真正的女神”,据说有中国人的地方就有老干妈,老干妈被大家所爱不仅是因为其优质且易接受的味道,更是因为老干妈凭良心做企业的那股倔劲儿。

从第一次买玻璃瓶的几十元钱,到现在日销售额过千万始终坚持。“老干妈”没有库存,也没有应收账款和应付账款,只有高达十数亿元的现金流。陶华碧曾说,“我从不欠别人一分钱,别人也不能欠我一分钱”。

老干妈也给自己筑起了一道永久的保护伞——踏实经营,不偷税,不贷款,不欠钱,不控股,不上市,“我坚决不上市,一上市,就可能倾家荡产。上市那是欺骗人家的钱,有钱你就拿,把钱圈了,喊他来入股,到时候把钱吸走了,我来还债,我才不干呢。所以一有政府人员跟我谈上市,我跟他说:谈都不要谈!免谈!你问我要钱,我没得,要命一条。”

方太

方太的创始人、董事长兼总裁茅忠群,人称小茅总。当年上海交大毕业后回家接班,接管父亲的企业,但是他看到父亲的企业管理比较混乱,家族很多亲戚都在企业参与管理,遂提出要成立新公司,家族亲戚都不要,公司管理他自己说了算。他的想法得到了父亲的支持,后他决定成立方太,立足高端厨房做抽油烟机。

他曾经提出来方太的“三不”管理——“不上市”、“不打价格战”、“不欺客”。如今依然强调方太的“三不”不会改变,会继续执行下去。他曾透露:“我不希望有杂音来干扰企业。”因此,每当有投资公司找上门来,茅忠群都会一一回绝掉。茅忠群坦言:“有些上市企业走进了单纯追求利润的不良怪圈,上市反倒会被股东施加压力,首要任务变成了一味追求利润规模,这与方太做高端品牌的梦想会有冲突。一个真正的高端品牌应该是经得起时间考验的,而不是用规模利润来决定的。”

立白

从企业开始引起关注之日起,立白集团董事长陈凯旋便表态“因为我们现在的资金流还非常畅通,我们的信誉很好。我们还是想先实实在在地把洗涤行业、大日化做好。这个行业还有很大的空间可以去做。中国现在人均洗涤用品用量,比起西方发达国家来说,要少得多。”

“上市的目的一般来说有两个:一是提高知名度,二是融资。”立白集团副总裁、首席新闻发言人许晓东坦言:“而这两点我们暂时都不需要。我们现在天天打广告,也算是家喻户晓的品牌了;至于资金,我们是业内第一家款到发货、打破行业三角债的企业,所以资金很顺畅。”

满足以下条件 上不上市无所谓

顺丰都上市了,那坚持不上市的这些大牛企业还坐得住吗?在小编看来企业发展的目的并不是上市,如果满足以下条件,上不上市无所谓。

一、不缺钱

企业上市很重要的一个功能就是融资,这也是很多企业家最需要的一点。可有些企业现金流很好,资金很充裕,根本没有融资的必要,所以他们没有通过上市融资的需求。

二、没有强劲的竞争对手

自2016年以来,快递业已开始进入资本追逐阶段,资本竞争可谓暗流涌动;三通一达接连上市,有分析人士认为2017年快递行业将进入整合阶段,五年前顺丰是快递业行业老大,即便缺钱也还是能独占鳌头,现在快递行业已经进入整合期,看着竞争对手们纷纷寻求资本市场支持,如果坚持不上市,说不定哪天就被行业整合了。

所谓先发制人,要是资本市场都被竞争对手给占了,那老大哥何以立足?

三、没融过资

其实最想让公司上市的是投资人,他们可以通过 ipo 套现最大化自己的利益,如果公司一直不上市,他们挣的钱就会少很多甚至亏本。另外如果一个公司花钱太厉害,通过融资已经不能满足要求,也只能通过上市来缓解资金的压力,否则公司没有钱就很难做下去了。

不管上市还是不上市,其实只是一个基本的商业操作,只要他们能够继续保持高品质的服务,上不上市其实没什么区别。

企业看重的应该是健康且可持续发展的商业模式,把价值观融入企业的血脉之中。上市只是企业的一种融资手段,而不是目的,保证公司健康的现金流和持续稳健的扩张,同时维持产品和服务的高水准,这才是正道。

如果有融资方面的任何疑问,欢迎大家随时提问,请戳>>>我要提问,有专业的信贷经理随时为您解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