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信贷风险 下的文章

“近期乐视曝出的信贷风险对于银行的影响还是很大的,各家银行都在密切关注一些前期融资比较激进的民企的信用风险。”某国有大行人士如是说。

“近期乐视曝出的信贷风险对于银行的影响还是很大的,各家银行都在密切关注一些前期融资比较激进的民企的信用风险。”某国有大行人士如是说。

专家对中国证券报记者表示,目前银行业不良风险总体可控,但尚难言不良拐点已至,尤其是部分杠杆率过高的民企未来可能出现信用风险,值得银行业警惕。同时,今年商业银行的关注类和逾期类贷款将带来资产质量下行压力。

不良资产反弹压力仍大


银监会日前召开的2017年年中工作座谈会强调,当前银行业风险防控形势依然复杂严峻,不良资产反弹压力较大。

业内人士表示,尽管受宏观经济阶段性回稳等利好因素影响,银行资产质量下行压力将进一步缓解,但目前仍难言商业银行不良资产已见底,尤其是近两年部分中小银行由于资产质量问题而导致外部评级下调。

专家认为,中小银行与地方经济的相关性较高,因此银行管理层要积极关注地方经济发展状况以合理规避风险。产能集中、产业结构较落后地区的中小银行,随着产业结构调整政策的持续推进,其不良贷款率仍面临大幅攀升的可能。

交通银行首席经济学家连平预计,今年商业银行较高的关注类和逾期类贷款将带来资产质量下行压力,这两类贷款的变动情况一定程度上能反映商业银行潜在的风险状况。一季度,关注类贷款占比为3.77%,仍处于不低的位置。从主要上市银行情况看,去年末关注类贷款迁徙率为34.94%,为近年来最高值,表明关注类贷款有加速下迁为不良贷款的迹象。此外,去年末主要上市银行逾期贷款占比为2.77%,逾期贷款和不良贷款之间的差额虽然有所减少,但仍达5305亿元,且逾期贷款的增加速度仍高于不良贷款增加的速度。这些数据表明,仍有相当一部分贷款风险未完全暴露,未来关注类和逾期贷款将对商业银行造成一定的风险压力。

东方资产最新发布的《2017:中国金融不良资产市场调查报告》显示,43%的受访者认为未来3-5年银行业不良资产会缓慢上升,25.3%的受访者认为会缓慢下降,19%的受访者认为会基本稳定,11.8%的受访者认为会加速上升,0.9%的受访者认为会加速下降。其中,资管公司受访者较悲观,认为缓慢上升和加速上升的占比合计达60.9%,认为加速下降的为零。

紧盯“雷区”

一家大型国有银行北京某支行负责人对中国证券报记者表示,尽管今年新增不良贷款没有明显变化,但接连有大型民营企业曝出风险,整个银行业都不敢放松警惕。

中国证券报记者近期在珠三角、长三角等地采访时发现,小微企业、“两高一剩”等行业仍是不良贷款的主要增长点,尤其是制造类、批发零售类、资源类等周期行业的小微型企业风险管控压力不小。

东方资产调查报告显示,53.2%的受访者认为今年银行不良贷款的主要来源是制造业,21.8%的受访者认为主要来源是房地产行业,17.6%的受访者认为主要来源是批发零售业,5.1%的受访者认为主要来源是采矿业,1.9%的受访者认为主要来源是建筑业,0.5%的受访者认为来源是农林牧渔业。

民生银行首席研究员温彬预计,在接下来的去产能、去杠杆过程中,仍会有一些信用风险暴露,对不良资产反弹、债券违约风险等仍需要高度重视。未来某些“僵尸企业”肯定会退出市场,这可能导致新的信贷损失。钢铁、水泥、建材、船舶、光伏等产能过剩行业的贷款违约风险也将有所增加。

拓宽处置渠道

银监会最新表态称,综合采取多种手段,加大处置和核销不良贷款的力度。专家和业内人士认为,这对于不良资产的多元化处置是一个积极的政策信号,预计未来资产证券化、债转股等处置渠道的探索将有新的突破。此前,不良资产证券化试点进一步扩大,国家开发银行、中信银行、光大银行、华夏银行、民生银行等政策性银行、股份制银行、城商行入围第二批试点名单,发行机构更加多元化。

毕马威中国银行业主管合伙人王立鹏指出,资产证券化不但可以丰富目前市场上不良资产处置手段、提升市场影响力,更重要的是,资产证券化拓展了不良资产的买方,将相关证券出售范围扩大到银行间债券市场的合格投资者,有助于优化目前不良贷款买方市场的状况,从而提高银行对不良资产的回收率水平。

连平建议,继续拓宽不良贷款处置渠道,引导商业银行加快化解不良贷款。扩大不良贷款证券化、批量转让和债转股等新型处置模式的应用范围和领域。在盈利状况允许的前提下,通过简化核销要求、给予一定的税收优惠、调整拨备要求等方式,鼓励商业银行动用更多的财务资源处置不良贷款。同时,适度扩大债转股应用的领域和参与债转股试点机构的范围,尝试债转股在不良资产处置方面的应用。除大型银行外,可以再增加一批风险控制和管理能力较强的银行参与债转股试点,帮助银行降低潜在风险。



​由中国银行业协会、普华永道会计师事务所和《中国银行业》杂志共同主办的“中国银行家调查报告(2015)发布暨‘十三五’银行业改革发展”研讨会在京举行。

由中国银行业协会、普华永道会计师事务所和《中国银行业》杂志共同主办的“中国银行家调查报告(2015)发布暨‘十三五’银行业改革发展”研讨会在京举行。

信贷风险.jpg

关注产能过剩行业贷款风险

会上发布的由中国银行业协会与普华永道对全国116家银行、1300多名高管调查发布的《中国银行家调查报告(2015)》显示,当前银行家关注的首要风险是产能过剩行业贷款所带来的信用风险。

82.1%的银行家认为产能过剩行业贷款是本行2015年面临的最主要信用风险。钢铁、水泥、建材、船舶、光伏等产能过剩行业面临经济周期下行和结构调整的双重压力,经营环境更趋艰难,行业整体信用风险不断攀升。

冶金业不良率上升

向上下游和商贸领域蔓延。在2015年银行家认为预期不良率上升行业调查中,冶金业(含钢铁、有色金属)由2014年35.9%大幅上升至2015年48.5%,超越房地产业,不良情况还出现通过产业链向上下游蔓延的趋势,如商贸业的预期不良占比已由2014年的10.8%上升至2015年的22.5%。造纸行业排名第七位,预期不良占比为20.3%。

银行信贷偏向它们

2015年银行重点支持的行业中,城市基础设施业成为银行信贷投向的首选支持行业,选择此项的银行家占比高达67.2%,较2014年有较大提升;其次是医药业、信息技术服务业、公路铁路运输业和农林牧渔业。

信贷限制行业榜首年年有它们

在银行信贷限制的重点行业中,冶金业居首位,占比达58.9%,其后是房地产业、造纸业、纺织业、船舶制造业。冶金、房地产、造纸连续三年成信贷限制性行业榜首。



受经济下行压力影响,银行业10月、11月的宏观数据仍不好看,银行资产质量持续恶化。截至9月末,整个银行业金融机构不良贷款余额比年初增加5000多亿元,余额近2万亿,不良贷款率逾2%,比年初增加0.35个百分点。自2011年四季度至今,银行业不良连续反弹16个季度,“双升”态势已持续整整四年。

受经济下行压力影响,银行业10月、11月的宏观数据仍不好看,银行资产质量持续恶化。截至9月末,整个银行业金融机构不良贷款余额比年初增加5000多亿元,余额近2万亿,不良贷款率逾2%,比年初增加0.35个百分点。自2011年四季度至今,银行业不良连续反弹16个季度,“双升”态势已持续整整四年。

据了解,截至9月末,整个银行业金融机构不良贷款余额近2万亿,比年初增加5000多亿元;不良贷款率逾2%,比年初增加0.35个百分点。银监会的公开统计信息显示,截至9月末,商业银行不良贷款率1.59%,拨备覆盖率190.79%,贷款拨备率3.04%。

多位银行管理人士表示,目前不良贷款呈由点到面之态势,分布仍集中在制造业和批发零售业,这反映了贸易型加工企业、过剩产能行业企业的问题严重,一些担保圈企业出现集体逃废债的情况。“企业经营困难严重,还本付息能力减弱,贷款借新还旧的情况也增多了。”一位监管层人士总结道。

区域而言,不良贷款呈各地爆发之势。来自多个地方监管局信息显示,截至6月末,黑龙江不良贷款率3.6%;云南银行业不良率达到2%;浙江银监局不良贷款余额逾1600亿元,不良贷款率2.23%。但更多的地方银监局并未披露最新数据。

此前招行高管曾指出,该行对于不良贷款的压力测试结果是:如果GDP增长维持在7%,不良生成率大约在3%,以目前表现来看,招行的不良生成率基本符合压力测试结果,整体质量可控。

“10月、11月的宏观数据很不好看,明年还要继续深度调整,银行业的不良还会持续上行。”一位大行部门总经理表示,由于中国银行业拨备覆盖率很重组,现在银行业不良率即使达到3%都可以接受,但如果经济形势未转变,持续性很难解决。

目前,商业银行的拨备覆盖率已从2014年初的273.66%逐季度下滑到9月末的191%。同时,银行业利润的下滑也将影响冲抵不良的持续性。此前,银监会高层在二季度工作会议上表示,要把遏制不良贷款的快速上升,作为当前风险防范化解工作的首要任务。

10月30日,银监会官网表示,要把握好稳增长与防风险的平衡。监管要摸清风险底数、把握风险趋势、坚守风险底线,把风险化解在源头。采取针对性措施不断化解和缓释风险,遏制不良贷款快速上升势头。

监管高层此前分析,目前信贷风险的特点是:违约风险概率上升、担保和联保企业抱团违约、个人贷款和企业贷款风险交织、风险传染呈现跨区域特征等。“稳增长将是下半年经济政策的基调。”光大证券首席经济学家徐高表示,决策层对经济下行压力及相应风险的关注显著提高,对稳增长的诉求明显上升。



中国人民银行11月12日发布最新数据:10月人民币贷款增加5136亿元,同比(比上年同期)多增480亿元,但相较9月的1.05万亿元,少了一半还多。

中国人民银行1112日发布最新数据:10月人民币贷款增加5136亿元,同比(比上年同期)多增480亿元,但相较9月的1.05万亿元,少了一半还多。

5136亿元的新增信贷规模,创下了2014年1月以来的近两年新低,也大幅低于此前多家机构7500亿元左右的预期。信贷数据被腰斩,再加上连日来公布的CPI(居民消费者价格指数)、工业、投资等数据均不如预期,已经有机构开始预测,决策者可能需要再出刺激政策了。

雪上加霜的是,包含了信托等影子信贷的社会融资规模10月缩水了三分之二。央行数据显示,今年10月,社会融资规模增量为4767亿元,分别比上月和去年同期少了8523亿元和1770亿元。

其中,外币贷款、未贴现的银行承兑汇票是10月缩水最多的部分:对实体经济发放的外币贷款折合人民币减少1317亿元,同比多减628亿元;未贴现的银行承兑汇票减少3694亿元,同比多减1283亿元。

市场分析人士指出:“10月新增贷款大打折扣,一是受到季节性因素影响,10月本身就是传统淡季,再加上国庆假期减少了工作日天数;二是经济下行压力大,实体经济贷款需求不旺。”

“但是,受到此前降准降息的影响,同时10月存款表现也相对较好,使得M2维持13%以上的高位。接下来货币政策应该还是会保持稳健,虽然今年初以来央行已经多次降准降息,给外界造成了货币政策宽松的印象,但央行更多的考虑是为了弥补基础货币的缺口,因此,相比降息,降准的空间更大。”

不完全是坏事

事实上,在舆论一边倒地认为数据过低,慨叹经济下滑压力巨大时,大型商业银行资深市场分析师韩会师认为,偏低的信贷数据不能说完全是坏事,因为这个5136亿可能是我们的企业和银行逐渐在经济转型期恢复理智的一个积极信号。

具体来说,在2009年之前,我国人民币信贷每年的增量也就3、4万亿人民币,平均每月3-4千亿的信贷投放是非常正常的数字。

从2008年11月开始,为配合大规模投资,银行信贷才开始爆炸式增长,2009年1年的贷款增量就达到9.6亿,2009-2011年3年的人民币贷款增量总和约24.5万亿,而2006年我国人民币贷款余额才仅有22.5万亿元。换句话说,3年的贷款增量超越了建国后50几年的贷款增量总和。

很明显,社会财富和国民经济的增长速度与信贷的过快增长是不匹配的,这也为最近几年大规模的银行坏账埋下了隐患。随着经济增速不断下滑,房地产、煤炭、冶金、钢贸等等行业的信贷风险集中暴露,银行的坏账处理压力持续不减,在这种情况下,银行的放贷冲动自然会降低,但这主要是银行在自身经营压力增大后的理性反应。

因此,我们总不能鼓励银行为了数据上好看而饮鸩止渴吧。



6月末,广东中外资银行业机构本外币各项贷款余额8.14万亿元,同比增长12.4%;比年初增加5436亿元,同比多增383亿元。

6月末,广东中外资银行业机构本外币各项贷款余额8.14万亿元,同比增长12.4%;比年初增加5436亿元,同比多增383亿元。其中,外币贷款比年初增加63亿美元,由于去年基数较高以及近期的大宗商品贸易融资风险事件,同比少增44亿美元。

人民币贷款比年初增加4985亿元,同比多增467亿元;余额同比增长13.9%,比上年同期高1.3个百分点。从增长节奏看,3—5月份经济下行压力较大,再加上局部地区和个别行业信贷风险蔓延,信贷增长动力一度减弱;6月份,随着定向降准措施再次出台,以及存贷比标准有所放松,贷款增长明显加快,当月新增人民币贷款870亿元,环比多增147亿元,同比多增43亿元。

存款增势开始回升。6月末,广东银行业本外币各项存款余额12.82万亿元,同比增长13.2%,比一季末快3.0个百分点;比年初增加8514亿元,同比多增752亿元,其中6月份增长5183亿元,占上半年增量的60.9%。从节奏看,由于二季度连续出台定向降准政策,“微刺激”政策效应开始显现,存款增势出现回升,累计增加5285亿元,同比多增3543亿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