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影响大局的大群体 下的文章

小微企业就像大地上的草,看起来毫不起眼,成片成片很卑微。但是,如果没有这些生机盎然的草,或者满目稀稀拉拉像在生病,那么这样的经济就不会是健康的经济,这样的社会也不会是健康的社会。

小微企业就像大地上的草,看起来毫不起眼,成片成片很卑微。但是,如果没有这些生机盎然的草,或者满目稀稀拉拉像在生病,那么这样的经济就不会是健康的经济,这样的社会也不会是健康的社会。因为小微企业是经济社会的毛细血管,从小微企业身上可以测度宏观经济的健康与否,以及政策措施的得当与否。现在,政府把一部分注意力投到小微企业身上了,而小微企业自身也要抓住这样的历史机遇。

小微企业对推动经济增长起到不可替代的作用

近年来,中小微企业的发展已经成为财政增收、居民致富的重要源泉。中小微企业以其特有的活力和成长性为经济健康、持续、快速增长提供着重要的动力,对构建和谐社会发挥着日益重要的作用。

据统计,我国中小企业创造的最终产品和服务价值相当于国内生产总值总量的60%,纳税占国家税收总额的50%,中小微型企业完成了65%的发明专利和80%以上的新产品开发。小微企业与大中型企业互补、互动,构成了市场经济体系的微观基础。可见,小微企业在推动经济增长方面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已成为经济持续稳定增长的基础。

小微企业已占市场主体的绝对多数

据国家工商总局统计,截至2013年底,全国各类企业总数为1527.8万户。其中,小微企业1169.9万户,占企业总数的76.6%。若将4436.3万户个体工商户视作微型企业纳入统计,则小微企业在工商登记注册的市场主体中所占比重达到94.2%,小微企业已占市场主体的绝对多数,表明小微企业在促进就业方面作出了发挥突出的贡献。因此,支持小微企业发展就意味着创造更多社会就业岗位,有利于解决民生问题、推进经济增长。

小微企业成为社会就业的主要承担者

从绝对份额来看,小微企业是解决我国城镇就业和农村富余劳动力向非农领域转移就业问题的主渠道。相对于大中型企业,微型企业创业及就业门槛较低,创办微型企业所使用的资源少,其对环境的适用性更强,创办速度更快,从而使得数目众多的微型企业在总量上提供的就业机会相对较多。

我国有劳动力人口近8亿,就业人口达7.67亿。小微企业解决了我国1.5亿人口的就业问题。新增就业和再就业的70%以上集中在小微企业,已成为吸纳社会就业的主要渠道。

据分析,小微企业吸纳就业突出表现在三个方面:一是从资产净值人均占有份额上来看,同样的资金投入,小微企业可吸纳就业人员平均比大中型企业多4-5倍以上;二是从绝对份额来看,小微企业是解决我国城镇就业和农村富余劳动力向非农领域转移就业问题的主渠道。按照新标准和第二次全国经济普查数据,加上有证照的个体工商户,微型企业从业人员占第二次全国经济普查全部法人企业从业人员的38.7%。目前我国70%的城镇居民和80%以上的农民工都在小微企业就业;三是从容纳就业人数的空间上来看,大型企业扩大就业的能力与资本的增长呈反比例的变化。

私营小型微型企业蓬勃发展

根据工商总局的调查结果显示,在小型微型企业内部结构中,微型企业占据绝对份额,小型企业占14.9%,微型企业占85.1%,小型与微型企业的比例约为1:5.7。近年来小型微型企业特别是私营小型微型企业的蓬勃发展,说明我国市场经济体系日益完善,民营经济生存成长环境得到有效改善。随着工商登记制度改革的推进,小微企业的数量还有进一步上升的空间,而且政策支持力度仍将不断加强。

小微企业存在发展不平衡,优势地区集中的问题

据调查,东部11个省市小型微型企业占全国小型微型企业的比重为60.4%,中部8个省小型微型企业占比为20.4%,西部12个省区市比重仅为17.2%。东部地区集中了三分之二的小微工业企业。

行业间发展不平衡

一方面,小微企业敢于创新,各类新兴行业和新型业态不断涌现;另一方面又大多集中在以资源开发型、产品初加工型、服务低层次型为主的传统行业。

从行业分布来看,批发业和零售业小微企业占各类小微企业的比例最大,达到36.4%,其次是工业小微企业,占18.5%,租赁和商务服务业小微企业占9.9%。这几大行业的小微企业共占各类小微企业总数的近2/3。尤其是近年来居民服务业、体育和租赁业等传统服务业则发展滞后,企业规模小,经济效益差,租赁业服务范围较窄,高质量服务机构不多,从而导致行业发展缺乏活力。

小微企业发展面临的困难和问题

随着国际环境的变化和国内人口红利消失等因素影响,经济增长逐步进入了从粗放型经济向集约型经济发展的过程,而城市化和市场化程度发展不足,服务业严重滞后,企业升级缓慢。

大量中小微企业多数属于低端产业链,结构性缺陷明显,绝大部分创新没有得到重视,特别是大量的科技创新由于资金、市场等原因没有转化为实际经济收益,普遍面临成本高、税费重、融资贵、招工难等多重压力,企业经营举步维艰,发展空间不断压缩。

再加上多数地区经济结构转型升级深入与国际经济下滑、人民币持续升值、劳动力及原材料成本不断上涨、货币政策继续紧缩等多重因素形成的叠加效应,使得金融危机后本来就经营困难的小微企业陷入生存困境,可持续发展的“瓶颈”问题显得异常突出。主要有以下表现:

经营成本上升,企业获利能力下降

据反映,目前一些地区小微企业纳税种类繁多,不仅要缴纳所得税、增值税、城建税等,还要缴纳房产税、土地使用税、教育费附加费,个别税种设置不合理;同时面向中小企业的行政收费涉及工商、环保、质检、公安等众多部门,收费项目多达69个大类。小微企业的税负负担过重,在一定程度上挤压了企业的利润,抑制了企业扩大再生产能力和技术研发能力,也导致小微企业很难发展起来。

随着生产要素成本的不断上涨,小微企业承受着成本上升的较大压力,大多数企业以牺牲利润为代价来维持市场占有份额。多数企业反映近两年人工成本增加和经济形势的不稳定,企业运营越来越困难,经营成本明显上升,给企业经营带来严重影响。

融资难困扰小微企业发展

多年来,融资难一直困扰小微企业的正常发展。小微企业由于资产少,规模小,市场竞争力不强,再加上数量众多,在目前的金融体制下,小微企业根本不具备对金融机构的议价能力。金融作为现代经济的血脉,也是小微企业繁荣发展的重要基础,尽管近年来,随着互联网金融的快速发展,诸如东方融资网这类的在线融资服务平台,年至少帮助万家企业解决融资难题,我国银行业在为小微企业提供有效金融服务、助力小微企业发展上取得了一定成效,但仍有一些问题值得关注。

一是支持小微企业的积极性仍不足。小微企业在资产质量、获利水平以及抵押能力等方面存在不足,使得小微企业贷款较之其他类型贷款风险更大。对银行而言,由于发放小微企业贷款的盈利水平往往不到预期,导致银行服务小微企业的内在动力和积极性不足。

二是在支持小微企业过程中难以实现“因地制宜”。各地银行在性质上大多属于法人银行的分支机构,在信贷产品、信贷标准和信贷条件上基本都是照搬总行或上级行规定,没有根据辖内小微企业的实际情况和发展需要制定有针对性的、具体的支持或帮扶政策,也没有开发出能够紧贴小微企业现实需求的信贷产品,对小微企业的支持缺乏应有的针对性。

三是资金面紧张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对小微企业的支持力度。近几年来,流动资金不足、融资难问题已成为制约企业发展的瓶颈。尤其是大多数贸易业小微企业由于固定资产较少、担保抵押物不达标,以及财务制度不完善、整体信用度不高等问题,很难得到正规金融机构的信贷支持。到金融机构贷款,存在门槛高、手续繁杂,融资使用效率低、成本较高的现状。

市场竞争加剧,购买能力分流

从调查情况来看,小微企业尤其是贸易企业自身存在着进入门槛低、经营渠道窄,开拓市场能力不足的先天短板。再加上受经济大环境不景气,消费市场有效需求不足,同地域、同档次、同类型企业偏多影响,导致行业内部竞争异常激烈。

随着互联网的普及和物流配送的快速发展,网络购物异军突起,其较大的价格优势及各种促销活动,受到了大量消费者特别是年轻消费群体的青睐,对实体消费造成较大冲击,瓜分了相当比例的市场购买力。

创新意识不强,营销能力不足,竞争力不强

从小微企业看,技术创新和应用是企业的生存和发展的基石。由于服务型小微企业所处行业、技术水平、规模、发展环境以及企业体制等因素的影响,社会化服务体系还不完善,服务型小微企业处于弱势地位,需要政府、有关组织及中介机构提供各种社会化服务,如技术、人才培训、技术咨询、法律服务、财务审计和信息交流等服务。

目前大多数贸易业小微企业仍停留于用“价格战”的手段来增强竞争力,缺乏新意和吸引力;其次,服务观念落后,企业往往只注重硬件建设,不注重营造消费氛围,在提供个性化的优质服务方面明显不足。服务型小微企业不仅品牌少,有效需求不足,带动能力较弱,而且普遍存在规模小、效益低、创新能力与竞争力弱等突出问题,缺乏竞争力。

劳动力成本增加导致招工难和用工贵并存

随着经济的发展,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加上近年国际大宗商品的不断涨价,国内CPI持续走高,工人对工资的诉求也不断提高,加上新《劳动合同法》的颁布实施,为企业工人提供了更多的法律保障,这些都推动了用工成本的上升。

近几年劳动力成本快速上升,劳动者不满足于企业提供的劳动报酬,劳资争议多发,加上社保不到位、劳动强度大、工作环境差等原因,使得劳动关系不稳定,员工跳槽、辞职、返乡较多,企业招不到合适的员工,特别是技术工人,导致企业用工难。多数企业招工已经成为一年中不间断的工作。招人难,培养员工也难。由于员工“跳槽”频繁,小微企业主也懒得花太多钱培养人员,更倾向于招有经验者。实力弱,不想花钱培养人,然后就留不住人,更不想培养人,结果又难以发展……许多小微企业陷入了这个怪圈。

值得关注的是,企业劳动力价格上涨并没有改变招工难的局面,在有招工需求的企业中,有多数企业有招工需求但没能招到所需员工或只招到少部分所需员工,比重呈逐季上升态势,其中技工尤其短缺。在用工成本上升的同时,劳动力普遍素质不高,缺乏一技之长,劳动力供应呈现结构性短缺。

人员流动性大

小微企业经营粗放,多数属于劳动力密集型产业,生产工艺简单,产品档次低,品种单一,主要依靠高投入、高能耗和低成本、低利润参与市场竞争,在市场竞争中处于弱势,缺少话语权。大部分小微企业的用工特别是一线生产工人基本上2到3年就会换上一大半,其中的主要原因是小微企业规模较小、资金积累不多,较多企业只有微利,职工工资普遍偏低,一旦有机会找到收入更多一些的企业就会跳槽。而有一定专业技能的工人,在积累了一定的工作经验后也会跳槽去到更大的企业或者去沿海等工资较高的地方打工。据调查,多数小微企业人员流动率在10%左右,有的高达40%。

市场信息滞后,企业信息化应用程度不够高

目前信息技术飞速发展改变着传统经济结构和社会秩序,企业和经营者所处的不在是以往物质经济环境,而是以网络为媒介、客户为中心,将企业组织结构、生产经营、市场营销、售后服务紧密相连在一起的信息经济环境,信息带动管理的转变对企业成长有着全方位影响,而目前应用互联网开展采购和销售的中小微型企业比重低,小微企业信息不灵,缺乏互通的信息平台,经营什么,销售什么多数是凭感觉、凭经验,对其发展后市很难有长远的预测和判断,影响其长远稳定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