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社会融资 下的文章

近日,央行发布去年社会融资规模数据,从数据中,我们不难发现融资集中度持续下降。去年,社会融资规模最多的六个地区集中中东部六省。

近日,央行发布去年社会融资规模数据,从数据中,我们不难发现融资集中度持续下降。去年,社会融资规模最多的六个地区集中中东部六省。2013年广东以1.3826万亿元的社会融资规模位居全国首位,北京和江苏紧跟其后。分细项来看,广东的贷款规模仍然比较高,去年全年广东新增人民币贷款8223亿元,占广东去年社会融资规模的59.47%,广东新增人民币贷款规模也是全国第一。

地区社会融资规模是全面反映一定时期内金融体系对某一地区资金支持的总量指标。央行相关负责人表示,与人民币贷款相比,地区社会融资规模能较全面地反映当地实体经济从整个金融体系获得的资金支持,对金融体系来说有重要意义。

上述央行负责人表示,地区社会融资规模数据已基本符合统计数据发布的条件。目前汇总的地区社会融资规模与全国数据间的误差率一直稳定在0.2%左右,比2011年下降1.6个百分点,明显低于汇总的地区GDP数据与全国GDP的误差水平。

事实上,近年来,我国商业银行表外业务对贷款表现出明显替代效应。央行分析指出,新增人民币贷款已不能完整反映金融与经济关系,也不能全面反映实体经济的融资规模。从2010年开始,人民币贷款占社会融资规模的比重下降至60%以下,2013年进一步下降至51.4%。区域社会融资规模指标包含了多种融资方式,意在提高金融调控的有效性,全面反映整个金融体系对当地实体经济的支持力度。

从央行公布的数据中,不难发现融资集中度持续下降,2013年我国地区社会融资规模最多的前六个地区集中于东部六省市,融资集中度比2012年下降1.5个百分点。

同时,融资的区域不平衡状况明显改善。东、中、西部地区社会融资规模分别占同期地区社会融资规模总额的52.2%、19.6%和21.9%;东部地区占比比2011年下降6.4个百分点,中、西部地区占比分别比2011年上升2.0个和2.7个百分点。

此外,地区融资结构存在一定差异,中、西部地区融资对银行贷款的依赖度明显高于东部地区,东部地区直接融资占比较高。中、西部地区新增人民币贷款占其社会融资规模的比例分别为51.8%和54.6%,比东部地区分别高2.4个和5.2个百分点;东部地区直接融资占其社会融资规模的比例为13.5%,比中部和西部地区分别高1.5个和3.0个百分点。

地区社会融资规模,是指一定时期(每月、每季或每年)和一定区域内实体经济(即企业和个人)从金融体系获得的资金总额,是全面反映一定时期内金融体系对某一地区资金支持的总量指标。地区社会融资规模是增量概念,即期末、期初余额的差额,或当期发行或发生额扣除当期兑付或偿还额的差额。



去年中国新增人民币贷款达8.89万亿元,创出四年来的历史新高,全年社会融资规模为17.29万亿元,为年度历史最高水平。

去年中国新增人民币贷款达8.89万亿元,创出四年来的历史新高,全年社会融资规模为17.29万亿元,为年度历史最高水平。

中国人民银行调查统计司司长盛松成15日在国新办举行的发布会上介绍,去年12月份单月中国新增人民币贷款4825亿元,助推全年新增贷款达8.89万亿元,同比多增6879亿元。

据悉,这一数据是继2009年后的历史次高水平。数据显示,2009年至2012年,中国历年人民币贷款增量分别为9.59万亿元、7.95万亿元、7.47万亿元和8.2万亿元。

数据还显示,2013年全年社会融资规模为17.29万亿元,是年度历史最高水平,比上一年多1.53万亿元。其中,人民币贷款占同期社会融资规模的比重为51.4%,属历史最低水平。

“社会融资规模保持适度增长,融资结构进一步多元,在刚刚过去的一年里,金融体系对实体经济的资金支持力度是比较大的。”盛松成说。

发布会的数据还显示,截至2013年末,M2余额同比增长13.6%,比上年低0.2个百分点;M1余额同比增长9.3%,比上年末高2.8个百分点。“M1上升较快,表明企业活跃程度明显提高。”盛松成说。



前三季度,人民币贷款增加7.28万亿元,同比多增5570亿元,与此同时,国内生产总值实际增长7.7%,增速同比仅加快0.1个百分点。

前三季度,人民币贷款增加7.28万亿元,同比多增5570亿元,与此同时,国内生产总值实际增长7.7%,增速同比仅加快0.1个百分点。人民币贷款增加较多,经济增速并没有明显回升,反映着两者之间的联系有所弱化。尽管并非新现象,但国际金融危机以来,这种弱化趋于明显。2009—2012年,人民币贷款增加额与国内生产总值之间的简单相关系数为-0.6319,而1978—2008年期间高达0.9617。即使考虑到贷款增加与经济增长之间存在时滞,国际金融危机以来两者相关性亦明显减弱。为什么国际金融危机以来银行贷款与经济增长之间的联系显着弱化呢?

其一,银行贷款受到逆周期宏观调控的显着影响。由于经济走势往往更多地取决于其他深层次影响因素,因而银行贷款的增长变化即使能够在一定程度上平抑经济走势,通常也难以根本性地扭转既有趋势。在这种情况下,银行贷款增长变化与经济走势之间就会出现背离。国际金融危机以来,面对外部需求增长显着放缓、国内经济潜在增长率下滑等严峻挑战,政府加大了逆周期宏观调控力度,应该是银行贷款增长与经济走势之间背离的主要原因。

其二,信贷资金使用效率下降也可能导致银行贷款与经济增长之间联系的弱化。受国际金融危机冲击,我国经济面临的内外部需求增速出现不同程度放缓,相应地,重化工业领域产能过剩的问题日渐突出。重化工业多为资本密集型行业,对银行贷款的依赖往往较强,并且这些行业的固定成本通常较高,企业即使亏损也仍会竭力维持生产,导致大量银行信贷资金被低效率使用,银行贷款对经济增长的促进作用相应下降。同时,为应对金融危机冲击,货币信贷高速增长,资产价格快速攀升,虚拟经济蓬勃发展,相当部分信贷资金被用于资产市场投机,或者在金融体系内部“空转”,而没有进入实体经济,产生的经济效益自然较低。

其三,银行贷款与经济增长走势出现背离还受到周期性因素影响。国际金融危机以来,尽管因一揽子刺激措施出台经济出现过短暂的回升,但总体上看中国经济处于周期下行阶段。在经济相对低迷的情况下,一方面部分行业产能过剩问题突出,一方面又缺乏新的增长点,大量资金投向基础设施、房地产等建设周期较长的领域。同时,企业在经济形势不乐观和预期不稳时倾向于更多地储备资金,导致尽管银行贷款增加,但没有被用于生产经营活动。

鉴于上述原因,国际金融危机以来,根据银行贷款增长变化评估经济形势很可能得出错误的结论。当然,在上述影响银行贷款与经济增长联系的因素中,不少是阶段性和周期性的因素,因而随着时间的推移,银行贷款与经济增长之间的联系可能会有所增强。但即便如此,未来一段时期银行贷款与经济增长之间的联系紧密程度仍然极有可能低于国际金融危机之前。

随着金融体系改革和发展,银行贷款占社会融资总量的比重可能会进一步下降,对经济增长的系统重要性也趋于减弱。2002年,人民币贷款占社会融资总量的比重为91.9%,到2013年前三季度已经下降至52.1%。随着金融体系特别是直接融资体系的进一步发展,预计银行贷款占社会融资总量的比重将进一步趋于下降,相应地,银行贷款对经济增长的系统重要性以及与经济增长的联系也趋于弱化。




央行近期继续维持短期逆回购的滚动规模操作以维持短期资金面的平稳,也让市场减少了对当季流动性状况的担忧。

央行近期继续维持短期逆回购的滚动规模操作以维持短期资金面的平稳,也让市场减少了对当季流动性状况的担忧。预计四季度将继续维持资金面的紧平衡状态,各项政策将维持中性基调,同时注重稳定性与协调性,以为经济转型升级创造稳定的金融环境和货币条件。

最新金融统计数据显示,10月份社会融资规模为8564亿元,比去年同期少4342亿元。其中,当月人民币贷款增加5061亿元,同比多增7亿元。相关市场分析人士表示,目前社会融资情况和贷款新增规模均处于合理区间水平内,但均明显低于之前市场对这两个数据的预期。

“10月份新增贷款为5016亿元,创10个月以来的新低,也低于之前市场预期的5800亿元水平。总的看,是季节性因素导致存款负增长及四季度贷款额度相对紧张等因素,导致了10月份贷款增长放缓。”来自工行的宏观分析师指出,“而10月份融资总规模与信贷的收缩,也可以从一定程度上反映出管理层在流动性总量控制方面的政策思路。”

事实上,自今年6月份以来,我国信贷扩张动力一直较强,贷款集中于月初投放的情况较为突出。在外贸顺差较大、外汇大幅流入、银行体系流动性较为宽松的情况下,货币信贷扩张的压力仍然较大。“而从目前情况看,这一态势有所改变,新增贷款减少并不一定是坏事,这样的数据规模是和目前GDP增速基本匹配的。

今年前三季度的信贷增量不小,且9月份7000多亿元的新增规模也超预期、。所以四季度应该会对新增信贷有所控制,按照全年信贷投放规模9万亿元水平估算,四季度月均投放规模不足6000亿元再考虑商业银行盈利的角度,以及年底银行信贷趋于收紧,预计10月份新增信贷规模会在6000亿元以内,11月和12月水平也预计不会超出预期。

10月下旬,一轮资金趋紧态势引来了市场普遍担忧。10月30日,作为主流交易品种的银行间质押式回购隔夜、7天回购加权平均利率分别创下6月份以来的新高,而同日进行的1年期国债招标,利率达到4.01%,亦创下7年来新高。

在10月下旬以来的资金面趋紧过程中,季节性扰动因素无法回避,加之金融机构提升备付、加强自身流动性管理等因素的叠加令资金面产生明显波动。但市场并不缺钱,资金面波动只是短期现象,这从10月份金融统计数据反映出来的情况亦能看出:10月份,资金水平虽较9月份有所上升,但整体还是处于正常区间内。

“从目前流动性情况看,当前市场整体流动性还是稳定的,而央行近期继续维持短期逆回购的滚动规模操作以维持稳定,也让市场减少了对当季流动性状况的担忧。预计四季度将继续维持资金面的紧平衡状态,各项政策将维持中性基调,同时注重稳定性与协调性,以为经济转型升级创造稳定的金融环境和货币条件。”上述工行分析人士表示,“建议管理层继续引导商业银行加强流动性和资产负债管理,做好各时点的流动性安排,合理安排资产负债总量和期限结构,以提高流动性风险管理水平。”




目前,影子银行激增,传统信贷萎缩,这种暗藏风险的金融变异终于在7月止住了恶化的趋势。与此同时,上半年狂飙的社会融资规模,则在7月份踩下刹车:7月份社会融资规模为8088亿元,比上年同期少2434亿元。

目前,影子银行激增,传统信贷萎缩,这种暗藏风险的金融变异终于在7月止住了恶化的趋势。与此同时,上半年狂飙的社会融资规模,则在7月份踩下刹车:7月份社会融资规模为8088亿元,比上年同期少2434亿元。主要是社会融资总量中的表外流动性(未贴现票据、委托信托贷款、债券股票融资)比去年同期下降2805亿元。

除了贷款以外,其他社会融资分项在7月普遍下降。新增贷款高于预期,但是社会融资总量大幅下降,后者体现了治理影子银行和地方融资平台的影响。总体看来,尽管7月社会融资规模较少,但由于前6个月的社会融资规模较大,2013年1~7月社会融资规模为10.96万亿元,仍然比上年同期多2.13万亿元。

在上半年,委托贷款、信托贷款等银行表外融资方式盛行。但在当下监管层控制银行表外业务的大背景之下,稳增长开始更加依赖于普通信贷。人民币信贷中企业中长期贷款连续第2个月上升,走势背离企业中长期贷款年初高、年中一路走低的季节性规律。这从另一个侧面显示了信贷对实体经济的支持力度加强。

委托贷款、信托贷款受到一定控制,整体上来讲符合预期。在一定程度上,减缓了此前出现的“经济冷、货币热”的问题,能使资金更多地流向实体经济。6月份受市场资金紧张、银行流动性压力较大的限制,贷款投放不多,部分贷款推迟到7月份发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