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科技新闻 下的文章

随着社会观念的转变,化妆从特殊场合使用转向日常化。尤其是大火的口红经济,意味着化妆品消费满足的已不再是单纯的功能诉求。

随着社会观念的转变,化妆从特殊场合使用转向日常化。尤其是大火的口红经济,意味着化妆品消费满足的已不再是单纯的功能诉求。

唇膏为什么会火?靠面膜一年能卖多少钱?这个产业有什么不为人知的玩法和规则?

让小七带你走进这个行业,揭开这块蒙着面纱的大饼。

曾几何时,女性素面朝天羞于装扮;如今,十六岁的小姑娘都能侃侃而谈CPB、兰蔻……哪个姑娘还没几根唇膏呢? 

始于这一代青年的颜值革命,正在从新定义我们的生活,也让原有的传统的化妆品产业在消费升级浪潮中焕发出新的生机,形成了新的市场格局和机会。

化妆品市场是一个很广义的概念,我们用的日化洗护、香水、防晒,都包含在这个大的细分市场中。以唇膏为代表的护肤品和彩妆需求疯狂生长,涌起除了一波诞生新品牌的机会。所以在这个关键变革的时期,我们需要再次来盘点和梳理一下这个行业。

在这篇文章里,小七会带给你以下三大块内容:

1、中国化妆品市场背后的女性护肤和变美金矿到底有多大?

2、4000亿大市场里有哪些掘金玩家?竞争格局是怎样的?有哪些商业模式值得关注?

3、化妆品行业的发展趋势与投资机会到底在哪?

01 市场规模与现状

1.1 护肤品和彩妆品中的大机遇

了解化妆品先要了解它的定义,正所谓擒贼先擒王。

广义的化妆品是指:以涂抹、喷洒或者其他类似方法,散布于人体表面的任何部位,如皮肤、毛发、指趾甲、唇齿等,以达到清洁、保养、美容、修饰和改变外观,或者修正人体气味,保持良好状态为目的的化学工业品或精细化工产品。

从国内化妆品市场的构成情况来看,护肤品、护发产品、口腔护理产品、沐浴用品和彩妆是前五大品类,贡献了90%的市场销售额。2012-2016年,化妆品整体市场增长稳定。

目前我国是仅次于美国的第二大化妆品消费国,而今天我们来聊聊其中突出的两个子行业——护肤品和彩妆。

①护肤品:包括面部护理、身体护理、手部护理和护理套装四大品类,是化妆品行业中规模最大的子行业。2016 年我国护肤品市场规模为1,692.7 亿元,占化妆品整体市场50.7%的份额;其中面部护理、身体护理、手部护理和护理套装分别为1,478.3 亿元、42.8 亿元、45.0 亿元和126.6亿元。

2012-2016 年护肤品市场的年均复合增长率达到7.5%,增速高于化妆品行业的整体增速,且是绝对增幅最大的子行业。

②彩妆:彩妆是指具有色彩及修饰功能的化妆产品,遵循一定的上妆程序,能够达到弥补面部缺陷,美化容貌,提升个人外在形象的目的。

2016 年我国彩妆市场容量为283.1 亿元,占化妆品整体市场8.5%的份额;其中脸部化妆品、眼部化妆品、唇部产品、美甲产品和彩妆套装分别为138.2 亿元、60.4 亿元、71.5 亿元、4.8 亿元和8.2 亿元。2012-2016 年彩妆市场的年均复合增长率为11.8%。

经过多年消费习惯的培养,护发产品、沐浴用品和口腔护理等基础日化产品的发展早已进入稳定期,而护肤品和彩妆市场增长迅猛,是目前拉动整个化妆品大市场增长的主力军。

那么是什么驱动着这两大品类市场容量的增长呢?未来的上升空间还有多大?

①“化妆品人口”不断增长

著名化妆品跨国企业日本资生堂在中国提出过一个有趣的概念:“化妆品人口”,即1)居住在城镇;2)年龄大于20 岁的女性;3)年收入不低于30,000 元人民币。

“化妆品人口”是潜在的核心化妆品消费人群。据资生堂统计,中国的“化妆品人口”已由2005 年的2,200 万人已增长到2010 年的1 亿人,预计2020 年将达到4 亿人,远超日本2010 年的5,600 万人核心“化妆品人口”

② 消费习惯变化,人均消费逐年攀升

2012 年美国、日本和韩国的人均化妆品消费额分别是中国的15 倍、9 倍和7 倍。虽然2014年我国人均化妆品消费支出增长至35.04 美元,与美国人均350.5美元的消费额相比还有较大差距。

③ 产品受众向两端延伸

据调查,欧洲40-59岁的女性面部护肤品的消费金额接近25-39岁女性的两倍,而60岁以上的女性几乎占了34%的面部护肤品市场。这些数据反映了发达国家女性的化妆品消费随着年龄增长相应提升。

我国现有的中老年消费者未经历过完整的化妆品教育,这片 “黄金市场”还处于开发不足的状态。随着现有20-39岁青年女性年龄增长,与现有老年消费者不同的经济实力和消费习惯使这一群体化妆品消费升级的现象非常显著,进而复制欧美成熟市场。

现阶段我国年轻女性的消费远高于老年女性,且化妆品消费仍有年轻化的趋势。消费群体向两端延伸,消费曲线会由此产生明显的变化。

④ 消费结构多元化

消费习惯充分培养的消费者会对护肤品与彩妆的功能、种类已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定妆喷雾,眼部打底,遮瑕,精华导入……今后的化妆品市场,除基础的面部唇部产品,功能升级的新概念面部化妆品将更受追捧。

根据欧睿的预测,护肤品、彩妆、防晒用品三大品类至2021 年其市场规模将分别达到2,236.8 亿元、439.6 亿元和82.4 亿元规模,2017 至2021 年年均复合增长率分别为5.8%、9.2%和8.5%。

1.2 行业特点与现状

化妆品生产制造环环相扣,卫生与品质标准严格,分工也细致明确。纵观整条产业链,可以将之分为原料采购、产品研发、加工生产、终端销售四个环节。

a.原料采购

化妆品原料主要包括水、甘油、乳化剂、稳定剂、油脂、功能性添加剂、粉体、珠光颜料、香精等;包装材料包括纸包装、塑料包装、软包装膜袋和玻璃包装等。

原料占化妆品生产成本的比例约为20%-40%,包装材料占化妆品生产成本的比例约为30%-50%。

化妆品产业上游的原材料产业发展较为成熟,竞争较为充分,日化产品厂商对上游供应商不存在依赖关系。

实力较强的日化企业与上游企业一般都能够建立长期合作,合作关系比较稳定,加之行业整体毛利率高,上游行业价格波动对该类企业的影响程度较小。

b.产品研发与加工生产

化妆品企业生产与研发有两种情况,依托自有生产线自行生产和委托生产,后者也就是我们所熟悉的化妆品代工。

代工模式分为两种,OEM模式与ODM模式。

OEM:客户提供配方,根据客户的要求完成原材料的采购与生产,试制样品后客户下单。

ODM:根据客户的品牌策划,对产品的要求进行配方研发、试产,产品贴牌,以研发能力为核心竞争力。

当企业自建生产线产能不足或工艺受限时,无论中外企业,往往会采用委托生产的方式。这时,代工企业就会帮助品牌方承担生产与部分研发的职能。

与委托其他厂家生产的方式相比,自主生产方式在生产工艺控制与产品质量检测等方面具有一定优势。

在全球化进程中,也涌现了大批与知名国际品牌合作的研发和技术成熟的代工企业,诺斯贝尔、美思爱、美爱斯、易肌雪等厂商已实现新三板挂牌。

但就目前来讲,国内化妆品工厂只有少数几家有足够强的科研能力,他们大多数为化妆品市场中高端品牌服务着。大多数的化妆品工厂工程师水平都达不到研发水平,这也是国内中低端化妆品出现同质化的根本原因。

c.终端销售

从销售模式来看,大多数化妆品企业采用经销为主,直销为辅的方式。(只有一个例外,只采取直销模式的玫琳凯,其在中国100亿的产销额甚至已经超过了雅诗兰黛,神秘的直销渠道真是让小七望洋兴叹啊。)

从销售渠道来看,化妆品行业渠道多样。传统销售渠道包括百货、超市及大卖场、日化专营店等线下实体流通渠道,而近几年以电子商务为基础发展起来的B2C、C2C 等电商渠道发展势头迅猛。

在更为细分的护肤品和彩妆品领域,化妆品企业一般都会根据企业实力、品牌定位等选择多种销售渠道并存的方式。

超市及大卖场:日化产品、大众护肤品的主要销售渠道。

百货专柜:自彩妆产品进入市场以来,百货渠道占比一直高居各销售渠道之首,是彩妆产品,尤其是高端彩妆产品、中高端护肤品最核心的销售渠道之一。

未来百货专柜作为彩妆销售关键渠道的地位将长期保持,百货专柜为客户提供体验式服务及定制化服务、品牌宣传、产品展示等核心作用将愈加凸显。

日化专营店:是指专门从事化妆品销售的零售商,汇集了化妆品、彩妆、香水、日化用品多种品类,向顾客提供专业的美容服务。

目前,连锁品牌的专营店在渠道管理、品牌代理、会员经营上都体现出极大的整合优势。外有屈臣氏、万宁,内有娇兰佳人、唐三彩等,连锁店门店数可以占到世面上的60%,并呈不断扩张的态势。

而国内化妆品专营店一般规模较小、数量众多且分布广泛,在二三线城市及乡镇地区拥有较大的基数。由于国内还没有形成规模较大的、针对化妆品专营店的经销商,品牌方需要通过分散的经销商向其销售产品,存在很大整合空间。

由于线下化妆品零售额整体下滑,已经促使中小型化妆品连锁店主动出击进行资源整合。结成区域性联盟。四川地区的羽喆林、云南佳联家,都是多家小连锁品牌区域整合的结果。

电商渠道:国际高端品牌受品牌定位和渠道资源限制,往往只能覆盖到一二线城市,三、四线城市则被中低端产品占领。电商渠道在信息展示、信息传播、信息分享等方面的优势打通了不同定位品牌在不同区域的渠道限制。

与国产品牌相比,外资高端化妆品品牌在进入电商渠道时显得更为谨慎。毕竟渠道的选择需总要与品牌定位相契合,就像下面这张表格,不同渠道会显示出明显的品牌阶梯。

值得一提的是,近年来屈臣氏、娇兰佳人等CS渠道销售额下滑,单品牌门店介于专柜和日化专营店之间的暧昧特质,被娇兰佳人董事长蔡汝青称为未来十年一个强劲的零售模式。

(日化产品在终端销售中的化妆品店、日化店、精品店系统所构成的销售终端网络系统被统称为CS渠道。)

在单品牌门店大早上,欧美品牌有欧舒丹,科颜氏,韩系化妆品有Innisfree、伊蒂之屋,国内主打草本概念的佰草集、林清轩也纷纷建立起了单品牌门店。

与百货专柜相比,单品牌最大的特点就是更丰富的产品品类和试用体验。顾客在店内的停留时间被有效延长,标志性的装修也更能传递品牌理念。

这一点其实很类似服饰品牌。产品生命周期短的时尚产业,在供应链管理、营销方面其实有很多共通之处。小七会在第2部分里详细解析时尚产业和MCN模式启发下,现有代工模式主导的供应链的特点和机遇。

总结一下化妆品产业现有特点:

1.外资企业主导,但市场集中度不高,存在较大长尾效应。

目前国内的化妆品生产企业约有5000余家,其中中小型化妆品企业占到总数的90%,但市场份额不到20%。虽然跨国企业占据优势市场地位,但整体市场集中度依然不高,前十大企业市场占有率不足50%。

化妆品行业总体市场较为分散,超过1%份额的品牌已是市场上比较知名和常见的品牌。

但由于化妆品消费极具个性化特点,不同的性别、年龄层次、收入结构、消费理念都会形成不同的消费诉求,少数几家跨国企业并不能满足所有需求,形成较大的个性化需求缺口。

由此,国内化妆品行业形成较大的长尾效应,优质与个性化中小品牌存在较大的市场空间。

2.重营销,资金壁垒高。

化妆品产业极度依赖广告营销,渠道的维护也需要丰富的运营经验与管理团队。与所占比例动辄过半的营销费用相比,研发只能占到1%-3%。

3.高端产品定位明确,中低端产品面临同质化。

高端品牌领域外资企业的竞争已趋近白热化,而对于尾端的中小企业,品牌缺乏明确定位,可替代性极强。

另外,除了少数自有生产线、研发能力强的大品牌,大部分中小企业的研发和生产还依赖于OEM/ODM。哪怕市场为中小企业留着个性化的切入口,习惯于大批量生产的OEM/ODM也很难满足中小厂商的个性化需求。

无论是主动与被迫,都造成了化妆品同质化的趋向。

02 主力玩家大盘点

2.1 玩家盘点

2016 年国内化妆品市场销售排名前十的企业基本为欧美及日韩等跨国企业,国内企业仅有上海上美化妆品有限公司、上海百雀羚日用化学品有限公司和伽蓝集团在列,分列榜单靠后位置。

面对资本,这几家本土企业显得较为谨慎。目前,护肤品与彩妆业务上市公司只有老牌化工厂家上海家化及珀莱雅化妆品有限公司。

根据营销模式和品牌战略的不同,全部玩家可分为以下三类。

1.拥有自建生产线的大型日化集团、化妆品集团

这一类的厂商是市场上的绝对霸主。以宝洁、欧莱雅、雅诗兰黛、资生堂等外资企业为代表,其旗下不仅有护肤、彩妆、日化产品丰富的产品线,其品牌差异化战略,形成了阶梯型分布的多维布局。

而国内老牌日化厂商如上海家化,虽然已经初步形成类似布局,渠道却多集中于KA和商超,品牌阶梯也不够丰富。

其他依托于美妆品起家的上海百雀羚、伽蓝集团、上美等,多品牌并线发展,只能说初步形成集团化规模,且品类多为护肤品,在彩妆品牌培养上后继乏力。

基于以上小七根据现有玩家做了个不完全统计,可见高端品牌的培育仍是本土企业的短板。

而外资企业的优势更多体现在:

①品牌梯队更全面

外资集团品牌梯队的行程得益于全球并购视野和积极本土化扩充。

欧莱雅旗下品牌除少数染护类自有品牌,其他品牌几乎都是扩张过程中并购而来。在中国,从2003年的小护士到2013年的美即面膜,欧莱雅也从未停下并购的脚步,为本土化进行积极的尝试。

然而这种并购往往面临着渠道管理、品牌定位方方面面的水土不服,最后惨淡收场。与此对比,自主研发能力更强的日本资生堂针对中国市场设立“泊美”“ZA”“欧珀莱”等区域性品牌,针对各自的细分市场则表现更优。

②更重视科研投入

跨国企业重视科研投入。从比例上看,欧莱雅、花王等国际品牌研发投入占总营收比例更高。

巨大的体量使这一比例换算为绝对数字十分惊人。欧莱雅年研发投入投入能达到8.5亿欧元(约61.9亿人民币),比例更低的雅诗兰黛和爱茉莉也能达到13亿和4.6亿的研发规模,均远超上海家化1.3亿的研发投入。生产线更单一普通化妆品企业这一数据只能达到千万级。

同样是集团化战略,在品牌策划、产品开发、质量保障、市场营销、广告投入、售后服务等诸多方面,本土企业都难以与跨国企业相抗衡。

2. OEM/ODM起家的本土中小型化妆品玩家

虽然代工厂商数量多、质量参差不齐,但在与国际知名品牌多年合作的过程中,已经涌现大批技术成熟、品质稳定、品控严格的代工厂商。 目前在新三板挂牌的21家化妆品制造企业中,至少5家企业专业从事OEM/ODM业务。

代工业务之外,很多厂商会在也会依托自有生产线和质量监管体系创建自有品牌,产品流向商超、专营店、美容院、微商……OEM/ODM企业,在化妆品产业扮演着重要角色。

知名国牌彩妆品牌玛丽黛佳、火烈鸟、查名一猫等,也是同一家母公司上海创馨OEM起家、同时运营自营品牌的结果。

即使在化妆品研发领域较为领先,但是品牌经营方面,公司与同行业大公司相比处于劣势,大部分代工厂商没有形成面向最终消费者的品牌化妆品。

3.初创型彩妆品牌

而市面上大部分初创型的彩妆品牌,由于没有能力投资设厂或技术研发,基本采取代工模式。

这一类的品牌往往面临着严重的同质化竞争,如何找准细分市场并加大品牌营销投入,是未来的主要发展方向。

2.2 特色商业模式

2.2.1单品类的深度耕耘

对于同质化严重的中低端市场,单品牌、单品类的战略往往能帮助一个品牌快速地找准定位、切入市场,丸美的眼霜,韩束的红BB……集中的营销和单品口碑引导下,帮助成就品牌影响力。

而提到单品引爆口碑,前有港股上市的美即,后有御泥坊、一叶子,还有什么比面膜更能够快速地成就一个品牌?

2010年至2014年间,中国的面膜销售额以复合年增长率19.72%的速度增长,为同期中国护肤品行业内增长最快的领域,2015年,中国面膜市场规模为19.7亿美元,占同期全球面膜产业规模的25.62%,成为护肤品、彩妆之外又一大品类。

为什么不是别的,偏偏是面膜更容易出爆款?

①消耗速度快、消费频次高、全年龄化——需求量大

对比需要长期投入、短期见效难的护肤品,面膜的即时功效性使女性的购买频次更为频繁,具有稳定、连续的市场刚性需求。

②产品时效性长,属于“标准品”——规模化生产

相比护肤与彩妆,面膜的消费者诉求相对单一,面膜产品规格、功效相差不大。

另外产品生命周期长,虽然市场追捧的材质、产品形态(比如无纺布面膜→隐形面膜,贴片面膜→泥状面膜)会产生变化,但总体来说,不易出现“过季”“过时”,可以实现大规模标准化生产。

②用户忠诚度低——便于切入

对面膜的选择不限于单一品牌,新品牌易切入市场。

④成本低而定价不透明——高毛利率。

用户对市面上面膜的功效缺乏辨识能力,这为厂家定价营销提供了空间。

⑤市场未饱和——增长可观

虽然面膜产品如此火爆,对比其他亚太国家,我国39.2%面膜的市场渗透率还有很大提升空间。

类似的特点有没有让你想到另外一个大火彩妆品类?没错,就是大火的唇膏。

“口红经济”已经炒了好几年。如果和面膜对比,不难发现,为什么唇膏也会成为爆品切入口。

如果说“美即”、“我的美丽日记”“御泥坊”等大众品牌还能在面膜市场能占据一席之地,那么唇膏市场目前的仍是国际大牌的主场。

毕竟相比标准品面膜,唇膏产品更强调个性化、品味的表达,论口碑、知名度、营销力度,中小品牌都难以与大品牌比肩。

难道说这样一种爆品就没有切入空间了吗?网红经济或许能给美妆厂商一些启发。

2.2.2网红经济与柔性供应链

网红经济大家都不陌生。相比国内,国外的网红运作体系更为成熟,如何让网红流量变现,与美妆的牵线似乎是必然结果。

卡戴珊家族的金小妹Kylie Jenner于2015年开创其个人品牌Kylie  Cosmetics,首款唇膏上线几秒钟便一抢而空,形成一支难求的局面。金小妹依靠这一品牌的成功,18个月内豪赚4.2亿。

大流量网红已不再满足于和现有品牌推出联名产品。网红是怎么和上游供应体系搭上线的?

提起金小妹背后的化妆品生产公司Seed Beauty大家也许不熟悉,但如果提到欧美最火的互联网彩妆品牌Colourpop,想必都不陌生——Seed Beauty,正是一手缔造了Colourpop神话的美妆厂商。

三年以来,你无法在任何线下渠道见到Colourpop的产品,购买只能靠线上的官网和大型电商。直到去年下半年,这一品牌才入驻丝芙兰,成为丝芙兰价格最低廉的品牌。

5美刀的唇膏,8美刀的眼影,丰富的颜色选择,高产的更新速度,加上轻库存——仔细研究colourpop的起家,会发现这是和HM、Zara相似的快时尚打法。

支撑其网红彩妆品的,是背后一整条柔性供应链。

彩妆和服饰一样,产品时效性特征非常明显。一种颜色和妆效什么时候流行,流行多久,是有明显的周期性和时效性特征的。款多量少,定制化,轻库存,才是这类个性化彩妆品牌能适应市场需求的诀窍。

据传,Seed beauty与网红K妹Kathleen Lights合作定制唇膏时,发售日5天前双方才开始正式洽谈。调研开发方面,则能根据K妹评论的留言快速做出反应。

相比于国际品牌每一季都会推出彩妆新品+各种节日限定,本土彩妆品牌在推出新品方面总是显得笨拙和滞后。与中小品牌合作的国内OEM/ODM企业,已经习惯了规模化的生产来降低成本。

重库存会导致对市场反应存在严重滞后性。而中小初创品牌即使想切入细分市场或个性化市场,本应灵活的生产,也因为议价能力低,难以撬动上游。

中国有一部分网红和美妆博主先一步实践了网红+OEM的模式,整体来说SKU单一,销量不算可观。也许随着网红经济的进一步规范和MCN(一种从Youtube衍生的网红经纪人模式)的引进, 国内网红的个人ip能转化为更强的消费号召力。

未来对于彩妆初创品牌,谁能优先建立更灵活、有弹性的供应链,谁就能先一步在彩妆市场抢占先机。

03 前景展望

1  国产品牌将会迎来新的成长空间。

对比日韩的产业历史,你会发现本土的化妆品牌都会迎来一波新的增长机会。所以基于年轻人的消费升级,国产品牌会迎来新的增长与投资的空间。国产品牌在实现本土化过程中,开发具有中国文化属性的化妆品会成为一种潮流,类似于百雀羚这样的品牌已经迎来非常大的增长空间与机遇。

2  95后会催生新一代的护肤品牌。

营销学经常会说一句话叫做什么都没错,只是太老了。全新的95后会带来自己的品牌价值主张,未来几年大品牌将会遭遇到比较大的挑战,年轻用户为了在心里区间上与其他品牌区隔开来,一定会开始追逐属于自己的年轻品牌,这中间可能会诞生新的品牌机会。

3  专业化催生更加细分的化妆品品类。

中国的产品与消费需求正处于过剩阶段,这就会为产品的专业化细分提供土壤与基石。更加围绕着垂直人群的产品需求,更加服务特殊小众的产品需求的个性化需求等待释放,定制化产品和柔性供应链的革新时机都已经开始成熟。

4 专业的为MCN服务的柔性供应链产品公司会开始出现。

基于垂直的碎片化流量的社交媒体时代,养活了众多的彩妆博主,彩妆博主这批网红和达人善于经营用户,洞察用户需求以及与用户之间实现品牌的互动,但是却缺乏合适的供应链为这些化妆品提供更加细分的服务。所以专业的具备柔性供应链生产能力的to b服务商就变得非常具有价值,对于化妆品这样的庞大产业链而言,会诞生很多完善生态的服务商,比如还有垂直于产业的产业媒体。

5  网红品牌的天花板显现,并购和整合浪潮将会开始。

单一的网红品牌天花板太明显,把若干个网红品牌集聚到一起的网红品牌集团开始出现,而微商这样的社会化营销渠道的正规化路径也开始显现,如何成体系成规模去运营微商的渠道和品牌,形成更多社会化流量融合,是这些网红品牌需要考量的,尤其是如果想由网红品牌走向专业品牌,还需要在渠道和供应链升级上发力。

6  产品渠道整合加速,新零售业态的化妆品快闪、集合店业态涌现。

作为新零售元年的2017,各种新零售业态层出不穷,但是大都集中在食品、餐饮这一端的创新,在化妆品渠道缺乏有效的创新动力,2018年值得期待的是会不会出现一些新的零售业态变革现有的渠道营销方式,毕竟线下依然是化妆品的主力市场。

总之,化妆品新消费这个赛道是一个巨大无比的赛道,蕴藏着非常多的投资与升级机会,这里面出现顶级的国产品牌是一件必然发生的事情,我们有理由更加关注这个市场和赛道。



最美暴富神话,最严监管令,都诞生于这一年。

2017,互联网金融领域热闹非凡。最美暴富神话,最严监管令,都诞生于这一年。

移动支付迎来大爆发,触角开始伸向电商未触及的领域;网贷行业上演“过山车”式表演,伴随风光无限的IPO而来的,是监管重拳下的股价暴跌、用户腰斩;手机银行低调崛起,或将侵蚀互联网金融其他领域的市场份额……

剧变的背后,哪些机会正在招手,又有哪些危机仍在潜伏?猎豹大数据独家互联网金融及细分类别榜单,为你解读。

第一部分 2017互联网金融三大关键词

从猎豹全球智库(ID:CheetahGlobalLab)整理的2017互联网金融App排行榜来看,除了支付宝毫无悬念夺得第一以外,手机银行App的继续保持强势,建设银行、工商银行、农业银行、邮储银行分别包揽榜单第2-6名。此外,在移动支付领域,中国电信旗下的翼支付、银联旗下云闪付也都有不错的表现。而其它互联网背景的App在金融App领域的优势似乎并不明显。

关键词一:增长

2017年度,中国互联网金融行业继续蓬勃发展,互联网金融App总体周活渗透率涨幅为33.31%(根据金融财务类App TOP20周活渗透率估算,由于一个用户可能使用多款App,此为未去重数据)。其中,最大的增长点来自移动支付,移动支付2017年度周活渗透率涨幅为172.89%,为互金各细分类别中最高。手机银行类App次之,涨幅也达到了47.28%。证券交易是唯一出现下降的细分类别,跌幅达到12.21%。

关键词二:监管

有人说,2017是“史上最严”的金融监管年。屡次引发悲剧的校园贷被取缔,ICO遭遇大清退,支付迎来限额时代,P2P也在监管趋严的形势下走入了正常发展轨道……监管层不断出重拳打击扰乱市场的行为。猎豹全球智库整理了2017以来互联网金融领域的一系列监管政策,不难发现,网贷和支付是去年重点规范的领域。2018,“合规”仍将是互联网金融发展的主旋律。

关键词三: 上市

2017年,互联网金融尤其是网络小贷和P2P企业上市迎来一波热潮,截至目前,已经成功赴美上市的有:信而富、趣店、和信贷、拍拍贷、融360、乐信,除此以外,包括玖富集团、陆金所等在内的国内金融科技企业也纷纷展开上市计划。

互联网金融企业扎堆上市,一是近两年的迅速发展给大量的互联网金融公司带来了大量的收入与资金基础,为上市提供了准备;二是上市可以为现金贷企业带来品牌背书,特别是在目前负面报道比比皆是的环境下,通过上市可以提高信誉度,以进一步开掘潜在存量市场。

第二部分:互联网金融细分类别分析

1、 支付:支付宝微信仍是双寡头,但蛋糕远未分完

2017,移动支付进一步深入普及,并成为2017互联网金融领域上升最快的一个细分类别。支付宝与微信依然是支付领域的双寡头,尤其是进入去年12月以来,支付宝活跃渗透率呈现爆发式增长,猎豹全球智库(ID:CheetahGlobalLab)认为,这当然和支付宝最近一个季度在商业与金融领域的深耕密不可分,当然年底一系列的推广活动或许也起到了更直接的作用,例如年底账单、天天领红包等等。

不过,无论是支付宝还是微信,其功能都已经远远不止支付,因此这波增长很难说清有多少是来自于支付,这也是为什么此次的移动支付榜单及互金各细分类别涨幅均未将两者纳入其中。

值得注意的是,尽管在撇除了支付宝和微信以后,移动支付分类的整体涨幅依然达到了173.89%,可见移动支付依然是一块很大的蛋糕,而新兴的支付类App,也正在把目光瞄准支付宝未触及的群体。

通过对比支付宝和移动支付榜单TOP1中国电信旗下的翼支付可以发现,两者的用户画像存在较大差别;并且在支付宝周活渗透率接近20%的情况下,翼支付对支付宝的重合度为51.42%。也就是说,尽管每5人中就有1人是支付宝用户,但在翼支付的用户中,仍有一半不用支付宝。

猎豹全球智库(ID:CheetahGlobalLab)分析,这部分支付宝未触及的用户,很可能来自移动支付与各垂直领域与公共服务的结合点,过去一年,我们也的确看到了诸如运营商、保险公司、银行利用自身业务与用户日常生活开支的联系发掘移动支付市场,这也是除电商以外,移动支付当前主要的增长点之一。

2、 网贷:监管重拳下,小贷公司12月遭遇滑铁卢

网贷App整体渗透率去年依然保持上升态势,其中,刚刚赴美上市成功的融360超越来分期,成为网贷类App的冠军,周活渗透率接近第二名的2倍。但接下去这一年,对于网贷行业,尤其是网络小贷公司来说,或许会很艰难。

去年年末,网贷行业迎来监管重拳,监管重点主要在于:收紧放贷资质,限制资金来源,以及限制贷款用途。受此影响,头部平台在进入12月以来都经历了雪崩式的下跌,融360、拍拍贷等App周活渗透率更是跌至半年前水准。

除了监管带来的影响外,目标用户和业务类型同质化,也是网贷行业面临的一个问题。猎豹全球智库(ID:CheetahGlobalLab)也曾在《趣店深陷漩涡,但他们依然前赴后继……》中分析指出,对于新进入者来说,在没有强厚背景或者品牌知名度的情况下,要想与目前已有的公司进行竞争,难度非常大。

在此猎豹全球智库也要提醒各位读者,本排行榜仅代表App的数据表现,不能代表App品质,不作为选择投资理财的参考。

5、证券:投资者画像变迁,精细化运营成趋势

2017年沪深两市股票基金交易总额较2016年下滑13.1%,与之相伴的是证券交易类App总体渗透率的下跌,证券经纪的发展已经越来越能够直接地反映到App的活跃度上。

对比猎豹大数据统计的证券交易类App榜单与2017券商交易金额排名,可以发现,交易金额领先的华泰、国泰君安、海通以及银河,其对应的App涨乐通财富、国泰君安君弘、海通e海通财、银河玖乐在App排行榜上同样名列前茅,券商的市场份额与App的竞争力已经基本挂钩。

随着越来越多的投资者习惯通过手机APP开户、交易,移动端的用户体验对于券商将变得至关重要。海通e海通财今年在排名上反超国泰君安君弘,在券商系App中排名第三,目前海通业务线上受理占比达99%,交易客户数量占比超过75%。

过去一年中,移动端证券投资者的画像也在发生变化:女性投资者比例由2016年的47.06%上升至2017年的52.94%;投资者年龄构成也趋向成熟化,40岁以上投资者由2016年的18.64%上升至2017年的39.64%。

面对这些变化,许多券商也开始通过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技术,对App进行更加精细化的运营。 例如海通证券借助大数据及人工智能技术,上线了智能选股、智能资讯、智能盯盘、智能舆情、智能客服以及智能账单6大智能化产品矩阵,解决不同层级客户投资过程中的需求痛点;对不同用户群体进行精细化、数字化的运营;以智能客服代替人工咨询工作,实现开户、业务办理、产品销售、客户服务等线下服务向线上的全面转移。

6、保险:平安独大,但重复建设仍是行业弊病

去年,保险类App渗透率上涨为20.86%,总体较为平稳。互联网保险公司众安保险上市成为热点,由于有腾讯、阿里巴巴及中国平安的共同背书,业界普遍看好。众安App目前在保险类App榜单中排名第6,打开次数为最高,不过进入12月以来,周活渗透率略有下降。

与证券交易App相比,保险类别中第三方App并没有那么强势。在证券交易类App中,第三方App同花顺一家独大,许多券商思考的是如何“去同花顺化”。而在保险类榜单中,平安旗下的两款App包揽前两名,而作为第三方保险类App的大象保险仅位列第10。

数据上虽然强势,但保险公司自身的App也并非没有问题,低效、重复的App建设是目前保险类App的最大痛点。例如:中国平安旗下涉及保险业务的App就有平安金管家、平安保险商城、平安好车主、平安健康、中国平安保险人寿意外险等;中国人寿旗下App有国寿e宝、国寿e店、掌上国寿、国寿i购、国寿i车等。如何做好减法,把分散的流量集中起来,或许是保险类App接下来的挑战。

7、 手机银行:保持强势,渗透率远超互金其他领域

手机银行App去年表现较为强势,整体周活渗透率涨幅为47.28%。如今,手机银行都在逐步转变为综合理财平台,这对互联网背景的理财平台,以及支付、借贷、证券等垂直类别的App都会形成一定压力。当然,银行类App在用户体验方面普遍处在比较初级的阶段,但由于在移动端进行各类金融活动已经成为刚需,用户放弃这类App的成本要高于其他App,银行类App需要认清自己用户的痛点,把被动需求变为主动需求。

从单个App来看,第一名的建设银行周活渗透率为1.3128%,已经超越京东金融、小米金融等互联网背景的竞品。且银行类App榜单前四名渗透率高于所有其他类别的TOP 1,上榜的其他几款App活跃渗透率也都在0.1%以上,手机银行App整体的竞争力不可小觑。

总结

回顾2017互联网金融,传统金融机构的潜力正在逐渐爆发。移动支付领域,在支付宝、微信双寡头夹击下,传统机构依然找到了自身的突破点;手机银行的优势愈加明显,在优化用户体验的基础上,未来或许会对其他领域的市场份额有所侵蚀。

但与此同时,手机银行的用户体验有待提升,证券类平台经历用户变迁,保险App重复建设问题突出,传统机构在如何继续借助互联网触及普惠的课题上也仍然需要花费很多精力。2018将继续考验互联网金融的行业智慧。



总体来看,2017年创新层股价整体表现跑赢创业板。

【新三板在线研究院研究观点】

1、股价表现:2017年创新层整体平均涨幅跑赢创业板近50个百分点;

2、估值方面:创新层公司估值已近底部,创业板挤泡沫仍需时日;

3、市场融资:创业板ipo火热,定增遇冷;而创新层吸金能力日渐增强;

4、财务数据:创新层资产使用效率优于创业板,但利润转化率较低;

5、行业分布角度:创新层包容性更强,是创业板的重要补充。

“双创”板块数据预览

公司数量:截至2017年底,创业板上市公司共计710家,较前一年增加140家,增加幅度24.56%;创新层挂牌公司共计1345家,较前一年增加392家,增加幅度41.13%。

创业板融资额:2017年创业板累计股票筹资额1495.69亿元,较前一年减少745.5亿元,下滑33.26%。其中ipo筹资额为521.85亿元,较前一年增加264.21亿元,增幅102.55%。

创新层融资额:2017年新三板整体股票发行额1336.25亿元,较前一年减少54.64亿元,下滑3.93%。其中创新层公司融资额431.32亿元,占新三板融资总金额的32.28%。

市值对比:截至2017年底,创业板710家上市公司合计总市值约5.12万亿;创新层1345家挂牌公司合计总市值约1.22万亿。

1. 创业板与创新层“涨跌幅pk”

1.1创业板2017整体表现偏软 次新股表现好于老股

2017年收官之战告一段落,创业板指数(100家样本股)报收于1752.65点,全年下跌10.67%。

创业板整体来看,710家上市公司平均涨幅38.14%,但剔除2017年新上市的新股后平均涨幅变成了-22.22%,由此可见,新股对整体涨幅的贡献巨大。

此外,通过进一步样本分析,创业板股本最小的10家公司在2017年平均涨幅达到94.19%,而股本最大的10家公司平均涨幅为-10.74%。结合指数和创业板整体涨跌表现,我们可以得出以下结论,即2017年创业板公司股价出现分化,股价强弱主要表现为:新股及次新股>大公司>中小公司。

1.2创新层个股跑赢新三板 协议个股涨幅突出

2017年三板成指和三板做市指数分别报收1275.32点和993.65点。从涨幅幅度来看,新三板做市股的涨跌幅度与创业板非常接近,说明中小企业的股价表现出一定程度的趋同性。

新三板在线研究院预计,未来股价波动的驱动因素将由原来市场籍贯差异,慢慢变成公司体量及创新能力上的差异。

其次,通过研究可以看到,2017年创新层个股的平均涨幅为90.51%,其中做市个股平均涨幅5.39%,协议个股平均涨幅138.09%。经过几组数据的对比,可以得出以下两个结论。第一,无论是做市股还是协议股,创新层的表现不仅强于新三板整体,同时相较于创业板,创新层的相对收益跑赢15%以上。第二,创新层内部来讲,协议的涨幅好于做市。

1.3小结:股市表现分化,中小股偏弱,创新层跑赢创业板

经过上述对比分析,我们可以看到,2017年股市表现总体上是分化的。一方面,推动上证指数上涨的主要力量来自于体量较大的权重股;另一方面,代表中小公司的创业板指数全年却下跌了10.67%。

而在新三板方面,内部同样出现分化。以创新层为代表的“精英”企业,2017年平均涨幅达到90.51%,比三板成指涨幅高出近88个百分点。另外,即使是涨幅较小的创新层做市股,也跑赢了三板成指、三板做市以及创业板指。

因此,总体来看,2017年创新层股价整体表现跑赢创业板。

创业板与创新层“估值pk

2.1股价下跌是推动创业板整体pe下移的主要因素

估值方面,我们主要通过市盈率、市净率和市销率三个维度对创业板及创新层公司进行分析。

市盈率。2017年创新层平均pe约为59.81倍,较前一年下降了30.75%;2017创业板平均pe约为78.87倍,较前一年下降了40.59%。两者pe下跌幅度相差约10个百分点。那么导致创业板估值更快下滑的主要因素是什么呢?

根据创业板和创新层各自最新的报表期,我们对两个板块的净利润增长情况进行了统计分析。创业板净利润的平均增幅约为47.12%(对应2017q3,pe,ttm);创新层净利润的平均增幅约为43.23%(对应2017q2,pe,ttm)。上述两组数据的增幅虽有一定差距,不过相对于pe的下降幅度来说,仍不是推动pe下移的主要因素。

因此,在分析大量数据后,我们认为,创业板整体pe下移的主要是2017年股价疲软所致。

2.2创新层投资参考pb可降低风险

2017年创业板平均pb约为5.23倍,较前一年下降了11.65%;2017年创新层平均pb约为4.02倍,较前一年上升1%,基本稳定。

从上述数据可以看到,在过去一年,创业板和创新层的pb呈现出剪刀差走势,一个下跌,一个上涨。而从投资的角度来说,虽然创业板的pb估值要高于创新层,但同时也放大了创业板的估值波动性。

所以,新三板在线研究院认为,在进行创新层的投资决策时,参考pb可以降低企业盈利波动带来的投资风险。

2.3挤泡沫的动机促使ps大幅下滑

根据新三板在线研究院的统计,对应各自报表期,2017年前三季度创业板营收增幅约为39.45%;创新层在2017年前二季度营收增幅约为48.21%。

虽然两个板块的营收表现都不错,不过我们却看到创业板和创新层最新的ps值分别下滑了35.91%和36.73%。

一方面是营收高增长,另一方面却是ps大幅下滑,我们认为两组数据相背而驰的主要原因在于,此前的估值过高,而经过2017年一整年的调整,股价和估值正在向合理区间靠拢。新三板在线研究院预计,在估值回归合理后,2018年两个板块迎来投资转折点的概率较大。

创业板与创新层融资pk

3.1创业板ipo融资额不降反升 与整体融资额成鲜明对比

深交所数据显示,截至2017年底,创业板全年累计股票筹资额为1495.69亿元,同比减少了33.26%。2017年ipo筹资额521.85亿元,同比增长102.55%。整体来看,创业板筹资额出现了大幅萎缩,但是ipo筹资额不降反升,绝对值和占比较2016年均有很大程度的提高。

从上述一升一降的数据不难看出,管理层对资本市场的态度正在发生转变。从这些年资本市场发展的经验来看,只重视水池的深度而忽略宽度的结果就是,先进入到池子的企业总能上演“不死鸟”的戏码,从而扭曲了资源配置的初衷。

新三板在线研究院预计,随着改革不断推进,以及“准注册制”的来临,用脚投票的资源会明显增加,同时对于有创新能力的企业来说,ipo的大门也将进一步打开。

3.2创新层的融资吸血效应加强

2016年至2017年,新三板融资额分别为1390.89亿元和1336.25亿元,从融资金额来看,2017年略有减少,不过总体上仍保持平稳。但如果将创新层剥离出来分析,则能看到2017年创新层公司融资额达到431.32亿元,占新三板融资总金额的32.28%,比前一年大幅提高。

新三板在线研究院认为,导致创新层融资占比提高的主要原因在于,由于这几年新三板大幅扩容,原先“摊大饼”的模式难以为继,越来越多的投资机构转向精细化投资,而创新层企业的财务指标在新三板中绝对算得上优秀,因此在选择融资标的时,创新层自然而然成为资本选择的首要目标。

另外值得关注的一点是,过去一年创业板融资额下降较多,但新三板没有受到影响,这从侧面也说明了新三板投资的“择时性”并不强,反而好企业总能得到资本的长期关注。

创业板与创新层“财务指标pk”

4.1创业板公司盈利稳定性更强


4.2创新层公司资产利用效率高于创业板


4.3创新层营收增速高 但利润转化率稍逊于创业板



另类看点

5.1创业板制造业占比最高,而创新层行业包容性更强



5.2最赚钱的公司:创业板是卖猪肉的,创新层是银行

根据净利润排行情况,2017年创业板前三季度,最赚钱的公司是温氏股份,其主营为猪肉、鸡肉销售。温氏股份三季报显示,2017年前三季度公司共实现净利润高达41.19亿元,比起许多主板公司也丝毫不逊色。

而创新层方面,中报业绩显示,2017年上半年齐鲁银行以10.34亿元的净利润占据榜首位置,第二名是永安期货,两家公司均为金融企业。

从两个板块净利润榜首的公司主营来看,似乎并没有“创新”之处,反而都是传统型的企业。不过细究榜单后面几家公司的主营情况就能发现,创业板和创新层还是有诸多相似之处的。例如,净利润top10里,手游、文娱、电池等热门概念在两个板块中均有现身。

不过另一方面,我们也看到,在培训、主题乐园、保健品、影视等方面,两个板块间起到了相互补充的作用。

5.3股东户数双双增长 背后逻辑或有不同

根据新三板在线研究院的统计,截至2017年底,创业板股东户数超过1850万户,同比增长26.33%;创新层2017年股东户数突破了16.5万户,同比增长18.14%。

表面上看,两个板块的股东户数均出现大幅增长,但是考虑到不同板块的参与门槛,股东户数增长背后的逻辑或有不同。

二级市场的散户参与程度更高,所以对于二级市场来说,股东户数增长往往是两个极端的表现,而以当前行情来看,市场“寒冷”的概率更高。不过对于非二级市场来说,由于投资者门槛较高,股东户数的增长更能体现背后的投资意愿。

总结

根据股转监管的改革的总体思路,市场分层是新三板“海量市场”发展的内在需求和必然结果,其意义在于实现对挂牌公司的分类服务和管理,实现监管资源的优化配置,降低投资者信息收集成本。2016年分层管理试行办法分别从盈利性、成长性和市场认可度等三个方面设置了三套差异化的创新层标准,将市场分为创新层和基础层。经过前期两次市场层级调整,创新层公司在资产规模、经营业绩等方面总体上优于基础层公司,初步实现了优质企业集聚,分层分类管理理念得到市场各方认同。

随着改革措施落地,创新层的地位日益提高。无论是监管效率还是财务标准均比基础层公司高出不少。不仅在内部创新层表现出了一定“优越性”,即使与创业板的上市公司相比,创新层公司的表现也在不断接近。

综合各种因素来看,新三板在线研究院认为,创新层公司正在与a股公司快速接轨,尤其是创业板公司。另外,对于投资人而言,2017年创新层的股价表现优于创业板也确实为更好的预期埋下了伏笔。



根据彭博汇编的数据,腾讯计划发行5年、10年和20年期债券,并且此次发债规模可能是该公司历史上最大的一次。

腾讯控股自2015年以来首次重返美元债券发行市场,计划分四部分发行不超过50亿美元债券,不禁使人将其与互联网巨头阿里巴巴集团的债券做一番对比。

一位了解发债内情的人士透露,腾讯部分债券的发行价格可能会比阿里巴巴类似债券便宜。该人士因发债细节未公开而要求匿名。

根据彭博汇编的数据,腾讯计划发行5年、10年和20年期债券,并且此次发债规模可能是该公司历史上最大的一次。预计穆迪投资者服务公司将给予腾讯新债券A2的信用评级,比阿里巴巴债券的评级低一档。

野村控股周四在一份研究报告中表示,与阿里巴巴相比,腾讯的净现金头寸较低,总杠杆水平略高。野村分析师写道:“我们认为,新零售业务策略促使阿里巴巴大肆收购,将会缩小它们之间信贷指标的差异。”

上述知情人士称,腾讯5年、10年和20年固定利率债券的定价可能在美国国债收益率水平基础上分别上浮大约70、110、110个基点,相比之下,最初指导价分别为大约95、130和135个基点。

该人士表示,据称此次债券发行已经获得了总计超过410亿美元的认购,但10年期部分最获青睐。

交易价格接近

“虽然腾讯和阿里巴巴业务领域不同,但随着投资者认识到中国向科技驱动经济转变的过程中双方各有所长,它们的债券交易价格可能会靠近,”百达驻香港的的大中华债券主管Cary Yeung表示。

彭博数据显示,腾讯上一次发行美元债券是在2015年,当时发行了21亿美元债券,之前一年曾发债25亿美元;到2018年9月30日,该公司有210亿元人民币(32亿美元)债务到期。

“我们的目标是以最符合我们需求的模式来设计债券发行结构,”腾讯在回复彭博询问的电子邮件中表示。 “我们会在适当的时候公布债券结构的细节。”

“我们认为腾讯信用状况强劲,这反映在其评级和当前的价差水平之中,” 法国巴黎资产的新兴市场债投资组合经理Alaa Bushehri表示。




假如保险都可以分期,这将是一块3万亿的肥沃土地。

是的,保险也可以做分期了。

除了纷纷涌现的创业公司,巨头、持牌机构、现金贷公司都转型过来,开始布局。

保险这个弱需求产品,在分期的推动下,“起到很大的促销作用”。有人甚至提出,这是场景分期的下一个突围之地。

数据显示,2016年我国的保费收入,有3万多亿。假如保险都可以分期,这将是一块3万亿的肥沃土地。

这个介入消费金融和保险之间的新玩家,将掀起怎样的波澜?

01 朦胧期大市场

目前,保险分期领域已有一个模式走通,就是“车险分期”。

“好像全世界都涌进车险分期了。”深圳的一位资金方,在调研了车险市场之后,如此感叹。

车险分期的确火了。

在最近的一年之中,出现不少专业做车险消费分期的平台,如钱搭档、爱分趣、喇叭分期、保分期等创业公司。

最近刚获1.2亿元融资的新流数据,也推出车险分期服务。

除创业公司外,巨头也争先恐后,如京东支付、海尔金控、蚂蚁金服等都开始涉足车险分期业务。

在京东金融中,已有车险分期版块,其中还特意标明“可分期”。

在支付宝“保险服务”页面,可以发现蚂蚁金服推出了使用花呗分3期购买车险可免息的服务。

除了巨头的全力布局之外,持牌机构也涌入了这块市场,比如中银消费金融跟喇叭分期合作推出了车险分期产品“喇叭买单”。

众安保险也有一款爆款“车险分期”,零首付,零利息,车险按月付。

据业内人士透露,某家上市公司也正收购一家车险公司。

保险分期到底怎么玩?

其实非常简单,一般车主买车险的价格是4000元到2万,而现在,可以直接分期购买,比如6~12期,线上申请,几分钟搞定。

“这对于保险来说,是一个非常好的促销手段。”喇叭分期的项目负责人洪伟称。

保险本身就是一个弱需求产品,这种为未来投保的产品,绝不像“理财”和“借贷”一样是刚需。

你付了钱,拿到的,不过是一张“保单”,而不是实打实的商品和服务。

而分期的介入,让前期付款变少,用户的购买欲望自然就会增加。

实际上,保险分期并不是最近新出现的模式,很少之前就已存在。

曾经很多互联网保险平台都针对自己的产品,推出了分期付款的方式。比如,众安保险就曾接入蚂蚁花呗,而花呗有分期付款的功能。

但是,当时还没有独立第三方的保险分期平台出现。

“这一波涌现的浪潮,很大原因是因为现金贷监管收紧之后,大家正在四处寻觅场景,而转型过来。”多位从业者对一本财经透露。

他们甚至提出,这片领域,可能是场景分期的下一个突围之地。

而车险成为第一个火热起来的领域,也有背后的深层逻辑。

车险市场足够大。

根据智研咨询的数据,2016年我国的保费收入有3万多亿,其中1万亿是人寿险,2万亿是财产险,而财产险中70%~80%为车险。

此外,车险是刚需。

交强险是国家强制缴纳的保险,不缴纳,车不予上户。因此,车险是必须购买的保险。

而另一方面,车险有骗保的可能性,但骗贷的可能性不大

因为车险分期是按天计算的,所以客户一旦不还款,分期公司可立即退保。

这个新崛起的模式,盈利能力并不弱。

“现在车险分期只有两个方式,一个是销售返佣,一个是利差。”钱搭档创始人肖宝同称。

某车险分期平台称,他们给用户分期的利息低于18%,而他们获取资金成本是10%左右,中间有几个点的利差。

有趣的是,这个领域还有另外一个利润空间,就是“销售返佣”。

因为保险销售主要靠经纪人,他们会获得20%-40%比例的返佣,如果车险分期卖出去,返佣的钱会给分期平台。

洪伟称,他们运营成本15万,只要月放款额达500万,就能盈利平衡。“而我们最高一天放款能达100万”。

巨头、持牌机构纷纷进场,市场巨大,盈利能力强,这片3万亿的巨大蓝海,到了爆发的前夜。

02 获客难题

尽管是万亿市场,但要吃下这块肉,却没那么容易。

最难的,就是获客问题。

以车险为例,从哪里找到车险用户?

喇叭分期会和保险公司或专门销售保险的经纪公司合作,在用户购买车险的时候,就给他推荐:现在还有一种新的方式,是分期,要不要尝试?

为了让保险经纪人有动力,平台纷纷推出一些激励政策。

此外,还有一些线下场景可以捞用户,比如洗车店、修理厂或4s店。

但这些场景合作意愿并不强,因为用户是他们的“生命线”,他们生怕分期平台将他们用户抢走。

即便好不容易把车险用户捞出来,让他们接受“分期”还有阻力。

一般来说,买得起车的,经济条件都不错,为了几千元分期,意愿并不强烈。

两家车险分期平台透露了他们的渗透率数据,愿意尝试分期的用户,在2成和4成之间。

“所以对于车险用户,还要进行一些甄选。”洪伟透露,他们把目标群体定在25岁到35岁之间,这部分用户车辆价格在20万以下,保险金额六七千元。

这群人年轻,对分期接受度更高,车险分期对他们的诱惑力更大。

就算获客问题解决了,扩张又是难题。

因此各个地区车险的政策、系统、产品等均不一样,很难规模化复制。

大部分的车险分期平台,只能一个个地区去啃,开疆拓土极慢。

如果做成纯互联网产品,在全国推广,又需要“保险经纪牌照”。而这个牌照的价格,实在不菲。

“一个省级牌照成本三四百万,全国的可能就五六千万,甚至一个亿。”业内人士透露。

现在的保险分期平台,都不愿意姓“保险”,而拼命往“分期”方向挤。

他们在宣传时杜绝使用“车险分期”这个名词,而是改用“保费分期”——分期是借贷行为,而不是涉销。

虽说这是一块潜力很大的新生市场,但对目前的入局者来说,开荒并没想象中顺利。

03 未来方向

最近的金融行业,开始提出一个新的观点:永远不要把目光只盯着金融本身,要将金融作为一个润滑剂和切口,深入产业,做更深布局。

而在保险分期领域,大部分玩家都是如此思路,他们将分期作为战略的一环,眼光盯在更远的地方。

比如,在爱分趣的平台上,产品远不止车险,还提供苹果、戴森等消费品免息分期服务,以及保养、违章查询等高频服务,以提高平台活跃度。

而喇叭分期,只把车险分期作为产业链布局的一环,他们还有汽车分期等其他分期产品。

巨头更是如此,比如京东、蚂蚁金融、平安银行等,车险分期仅为其布局中的一部分,甚至不指望从中盈利。

他们的目标,都是用车险分期这个产品,将“有车一族”这个高质量用户群体圈出来,再布局其他产品。

此外,他们正在进行创新和迭代,推出各种新的玩法。

比如,车车车险、卡萨维斯等公司,正准备一个颇有意思的“分时保险”。

现在的车险对于使用时长,并没有区分——一辆车一年行驶5000公里,和一年行驶5万公里,所花的保费一样。

“分时保险”,就是一种你开的时候,才计算保险,不使用,不计费。

“分时保险一定是未来的一个趋势。”众多业内人士都同意此说法。

已有平台开始了探索,他们给车安装智能系统,车启动保险才开始计费。

跳出车险的范畴,其实在保险的领域中的其它领域,也有很大的想象空间

比如寿险。现在北京、上海一线城市,一个家庭人均保费在两三万元,寿险潜力巨大。

而目前寿险不能分期的主要原因在于监管。

一般分期,都是金融机构将钱打给保险公司,用户再给金融机构还款。

但国家要求,寿险缴费必须从用户帐户扣,这让第三方公司很难进入。

如果直接把钱打给用户,再代扣不就好了么

“这就相当于现金贷,存在套现分享,风控就难了。”业内人士称。

一旦监管认可了分期模式,寿险的口子一打开,玩家将蜂拥而至。

除了寿险,面向b端的车险、商务险也有机会。

比如一个物流车队,每年的车险费用可能需要数百万,而通过分期的方式,就可缓解资金压力,这相当于为企业变相提供一笔贷款。

保险分期依然有很多开垦的可能性。

保险也可以“分期”?巨头觊觎,现金贷转战,3万亿新“场景”被抢食

现金贷监管之后,消费金融的玩家们被挤出来,苦于寻找各种场景。

而“保险分期”,就是他们开辟的一块新战场。

看起来前景可期,但在落地过程中,依旧困难重重。

在市场充分竞争下,已没有哪个场景是满地金矿,坐等开发了。唯有深耕细作,方有金沙可淘。